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2754
嚴歌苓《少女小漁》與薩特的存在主義文學觀點之共通
【內容摘要】 旅美作家嚴歌苓創作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小說《少女小漁》,表現出作家對生活在異質文化中的人的生存狀態及其面對生活困境時所作選擇的關注,這與法國著名存在主義文學家、哲學家薩特的存在主義文學觀點體現出共通性。本文將著重探討《少女小漁》與薩特存在主義文學觀點的共通。【關鍵詞】 存在主義 薩特 《少女小漁》 中國大陸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左右有相當一批已經在大陸文壇頗有建樹的作家由于各種原因走出國門。兩種文化的強烈反差,使他們逐步將關注點擴展到海外同胞的生活環境和自身感悟中。 嚴歌苓便是其中的代表者之一。 1989年嚴歌苓赴美留學,在新大陸的創作中,她將個人經歷與寫作經驗結合起來,運用多種手法反映各時期各階層的華裔,關照他們在異域的境遇及生存狀態。 在代表作《少女小漁》中,女作家嚴歌苓用細膩生動的筆致刻畫出中外文化撞擊的特殊情況,揭示出處于弱勢文化地位上的海外華人,在面對強大的西方文明時的生存處境,以及在這種境遇中獲得跨越文化障礙的內在溝通的艱難性與可能性。 嚴歌苓的對于生活在異質文化中的人(海外華人)的生存狀態的關注與揭示,對人在面對外界環境時所做的不同選擇的描述,使其作品與薩特的存在主義文學觀點呈現出共通性。 讓-保爾·薩特,是法國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同時也是二戰后西方存在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