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10016
淺談杜詩“沉郁頓挫”藝術風格的形成和表現【摘要】 提起杜甫,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并不陌生,從小我們就讀著他的詩歌長大,他出生于一個“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祖父是唐初著名詩人杜審言,他從小接受儒家的忠君思想,可貴的是他的忠君思想是從愛國愛民出發的,“窮年憂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濟時肯殺身”是他的一貫精神,“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是他的最高理想和主要手段。一心求官入仕有所作為,但不得志,卻因戰亂而墜入生活底層,特別是詩人后半生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有機會和廣大勞動人民一起親歷艱辛,看到社會的腐朽和黑暗,促使他成為一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用盡畢生心血苦心寫作,以“毫發無遺憾”的嚴肅認真,飽含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沉憂思,把沉吟而千回百轉、反復詠嘆的抒情方式,穩實而富有變化的語言特色緊密結合,營造出悲涼慷慨的悲劇竟境,形成了杜詩“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杜甫詩歌的藝術風格,在我國詩歌發展史上獨樹一幟,影響深遠,和李白飄逸的藝術風格交相輝映,構成唐詩發展史上兩座聳立的藝術高峰,都是獨特的,無法替代的。
【關鍵詞】杜甫 沉郁頓挫 藝術風格 悲劇意境 憂思 穩實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