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8883
淺談浪漫主義詩學的三種傾向 [摘 要] 浪漫主義詩學存在著三種不同的傾向: 一是從 18 世紀批評傳承而來的情感主義詩論; 二是由柏拉圖的美學思想改造而來的柏拉圖主義詩論; 三是從亞理斯多德那里演化而來的有機整體論詩學。唯有對它們進行深入辨析 , 我們才能系統把握浪漫主義詩學的特征 , 作出較為全面的評價。 [關鍵詞] 浪漫主義詩學; 情感主義; 柏拉圖主義; 有機整體論 18、19世紀之交 , 浪漫主義詩學在德、英、法等西歐國家悄然興起 , 沿襲了近三百年的新古典主義批評體系開始迅速解體。毫無疑問 , 這是批評史上的一次重大轉折 , 對此后西方詩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鏡與燈》 (1953 年) 一書中 , 邁·霍·艾布拉姆斯把浪漫主義詩學稱為藝術的“表現理論” , 并對其主導傾向作了如此概括: “一部藝術作品實質上是把內在的變為外在的 , 是一種在感情沖動下運作的創造過程的結果 , 體現了詩人的感受、思想和情感的共同成果。因此 , 一首詩的基本來源和題材 , 是詩人自己心靈的特性和活動 ……產生詩歌的根本起因 ……取決于這樣一種動因 , 即詩人意欲表現感情和欲望的沖動 , 或是像造物主具有內在動力那樣 , ......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