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249
論《古詩十九首》憂患意識產生的原因 [摘 要] 本文認為《古詩十九首》所宣泄的是一種對于生命短促、人生無常的憂患,這種憂患意識在《古詩十九首》的任何一首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表現。產生這種憂患意識的原因首先是十九首的作者們對于傳統時間觀念的繼承;其次,更重要的是他們生活在漢末建安前這一特殊的歷史時期,漢末時期動蕩的政治生活使得詩人更加關注個體生存的價值,生命短促、人生無常這一事實也因長期的社會動蕩及生命的朝不保夕成為關注的焦點。游子們表現出的對于有限生命的沮喪和對死亡的恐懼,也就成為《古詩十九首》的主題。[關鍵詞] 秦漢文學 《古詩十九首》 憂患意識
一 《古詩十九首》是一組不同凡響的詩歌作品,歷來受到極高的評價,細讀十九首,我們卻會發現它的作者們和精神面貌、人生追求有著尺人的相似之處。“與君生別離……思君令人老”、“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傷彼惠蘭花,含英揚光輝、過時而不采,將隨秋草萎”、“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獨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在這些詩中,每一首都有對愛情的要求。食、色為人之本性,所以這些詩也是對人的本能欲望的肯定和呼喚。在亂世中,人們不易得到此方面的滿足,所以十九首的詩毫不隱瞞地寫了出來。這些詩中的種種情態雖然表現在女主人公身上,但這是男人欲望的苦惱的自然流露。我們知道,此時的男士們理想破滅,仕途無望,只知今日,不知明日。他們想要或期盼著人的本能欲望的滿足,寄希望于家鄉的妻子和情人。于是,他們希望女性們在家能夠堅貞如一,“夢想見容輝”、“一心抱區區”,夫妻間的情愛如膠似漆。這些詩所表現的就是這種愿望。這種愿望是否能實現?只有天知道!一旦留守女性出于種種原因而耐不住寂寞,那些遠在他鄉的男子們就會永遠失去這一縷溫馨而不知飄向何處了。所以,十九首中這些詩所表現的對人的本能欲望的追求,正是詩人們對自己、對人生的一種重新的認識,也是他們憂患于現實.....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