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6034
淡雅情真 物我相融——陶淵明田園情節之賞析
[摘要]: 陶淵明開創了文人詩歌創作的新領域——田園詩。其詩句的魅力在于它性情的自然流露,內在的感情激發。他表達的是一片純真心地,即:心境的平和散淡,志趣的高雅不渝,所有這些,皆源于他對社會矛盾的深刻透視,以及他思想的復雜性和情感的深邃性。常景、真情、至理、雅致是陶淵明一生的真實寫照。通過泯去后天經過世俗熏染的“偽我”,以求返歸一個“真我”。我認為陶淵明看到了社會的腐朽,但沒有力量改變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會的危機,但找不到正確的途徑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復歸。這在他自己也許能部分地達到,特別是在他所創造的詩境里,但作為一只社會的藥方卻是無效的。陶淵明的田園詩其實只是取材田園,貌似田園,其實際意義早已超出田園領域之外,延伸到廣闊的社會和政治背景之中去了,只有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能真正深入到陶淵明田園詩的時代感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認識,探索它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關鍵詞]:東晉 陶淵明 田園詩 情結
前言提起陶淵明,人們便會談起他的隱逸和他的田園詩。他的歸隱,絕不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的仙蹤難尋,而是真真切切的不愿做官,實實在在的躬耕田園。他不僅真正參加了勞動,而且謳歌著田園風光、勞動生活,為詩歌題材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而其自然質樸的風格更為他獲得了“田園詩人”的桂冠,被譽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鐘嶸語)。陶淵明是我國文學史上開宗立派的重要詩人。他所處的時代,正是形式主義風氣盛行之時,詩壇上充斥著談玄悟禪、模山范水之作,形式上刻意追求綺語浮詞、鋪錦列銹。但陶淵明卻有著一般文人所未曾有過的田園農耕生活經歷,和勞動人民有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