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6201
從賦比興開始淺析古詩十九首對詩經的繼承和發展
【摘要】對詩經和古詩十九首有不少的名家注釋和翻譯,并從美學、詩學的角度進行過賞析品評,但唯獨很少提到兩者之間的的傳承和發展,因此,本文將從賦比興的風格特征對詩經與漢代的古詩十九首在藝術表達方式上加以分析比較,探索他們的內在聯系。
【關鍵詞】藝術風格、繼承、發展
緒論:詩經與古詩十九首的賦比興風格比較
什么是賦、比、興?
賦比興是詩經的主要三種表現手法。是中國古代對于詩歌表現方法的歸納。它是根據《詩經》的創作經驗總結出來的。最早的記載見于《周禮·春官》:“大師……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后來,《毛詩序》又將“六詩”稱之為“六義”:“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唐代孔穎達《毛詩正義》對此解釋說:“風、雅、頌者,《詩》篇之異體;賦、比、興者,《詩》文之異辭耳。……賦、比、興是《詩》之所用,風、雅、頌是《詩》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稱為義。”① 賦: 賦陳,一作鋪陳。鋪排,是鋪陳、排比的簡稱。在篇幅較長的詩作中,鋪陳與排比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用的。鋪排系將一連串內容緊密關聯的景觀物象、事態現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為,按照一定的順序組成一組結構基本相同、語氣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盡致地細膩鋪寫,又可以一氣貫注、加強語勢,還可以渲染某種環境、氣氛和情緒。 在賦體中,尤其是富麗華美的漢賦中,賦法被廣泛地采用。漢樂府和漢代某些五言詩也與漢賦互相影響,更將鋪陳與排比相結合,相得益彰....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