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3128
從《歸園田居》五首看陶淵明田園詩的思想內容及藝術特色 內容提要:陶淵明的田園詩反映了他個人的田園生活經歷,也反映了當時農村的生活狀況,在藝術上,清新,細膩,質樸,開創了田園詩歌新領域。 關鍵詞:詩歌 田園 思想 藝術 陶淵明(約365-427),字元亮,又名潛,世稱靖節先生,號五柳先生,潯陽人(今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人)。東晉著名文學家,田園詩人,辭賦家,散文家。有《陶淵明集》。 他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從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對生活充滿幻想,希望通過仕途實現自己“大濟蒼生”的宏愿。自29歲起,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他不滿當時士族地主把持政權的黑暗現實,任彭澤縣令時,因不愿“為五斗米而折腰”,僅80多天就辭官回家,作《歸去來兮辭》,自明本志。從此“躬耕自資”,直至63歲在貧病交迫中去世。他長于詩文歌賦,詩歌多描寫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其中《歸園田居》五首便是代表,作品隱含著他對腐朽統治集團的憎恨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虛無的“人生無常”“樂天安命”等消極思想。陶淵明的詩文兼有平談與爽朗的風格,語言質樸自然,又極為精煉。蘇東坡曾這樣評價陶淵明:“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饑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迎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魯迅先生的話,“陶潛正因為并非‘渾身是‘靜穆’,所以他偉大”。人貴真,詩亦貴真,詩真乃由人真而來,這就是陶詩具有經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 一、陶淵明詩歌的思想內容陶淵明受時代思想和風氣的影響,早年就有愛好自然的一面,所以在他政治理想破滅后,他選擇了潔身守志、棲身田園的道路.....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