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440
曹禺的戲劇人生【摘要】曹禺的《雷雨》以獨特的藝術成就,高度體現了劇本文學關于人物、結構、語言等方面的藝術要求,成為中國話劇文學創作的典范。戲劇塑造舞臺形象,是通過劇中人物的語言和動作來完成的,而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語言。曹禺劇作中眾多的典型且有詩意的人物正是通過那引起典型的戲劇場面和抒情的戲劇語言塑造出來的。本文以《雷雨》為例,具體分析了曹禺戲劇語言的抒情性,表現在心理語言和抒情獨白中、戲劇沖突中和抒情意境中。 【關鍵詞】 曹禺 《雷雨》 場面描寫 抒情特點 一、曹禺的生平簡介 曹禺,清宣統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在清華讀書時有“小寶貝兒”的綽號。“曹禺”是他在1926年發表小說時第一次使用的筆名(姓氏“萬”的繁體字的“草”字頭諧音“曹”)。曹禺是“文明戲的觀眾,愛美劇的業余演員,左翼劇動影響下的劇作家”(孫慶升:《曹禺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這句話,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戲劇人生。 1933年大學即將畢業前夕,曹禺創作了四幕話劇《雷雨》,于次年公開發表,很快引起強烈反響,它不僅是曹禺的處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1936年和1937年,曹禺分別出版了他的重要劇作《日出》和《原野》。曹禺抗戰期間的重要劇作是《北京人》。新中國成立后,曹禺創作的劇本主要有《膽劍篇》、《王昭君》等。 其中,《雷雨》、《日出》和《北京人》被稱為曹禺的"三大杰作"。這三部作品再加上《原野》又稱曹禺的"四大杰作"。也有人將這四部作品再加上《家》稱為曹禺的"五大杰作"。二、曹禺的創作階段 從《雷雨》到《原野》是曹禺創作的第一階段。其總的特點是"熟悉生活,但不寫身邊瑣事;善于構思,但不墨守成規"。三部作品都是悲劇,但結構方式和風格特點各不相同,《雷雨》以情節結構的曲折復雜取勝;《日出》以日常生活場景的深........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