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5383
《水滸傳》中的“義”的作用與性質 ——從為朋友兩肋插刀說起[摘 要] 《水滸傳》中所描寫的水滸英雄是在宋元都市生活的土壤中成長起來的,具有突出的民族性格,體現了我國下層人民,特別是市民階層的審美觀念、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梁山好漢每個人的出身經歷不同,“義”是連接梁山好漢的紐帶,是他們的道德原則。《水滸傳》中用以組織和團結群眾的思想是“忠義”。這里所說的“義”,它在某種程度上注入了被壓迫階級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觀念。《水滸傳》中的義,在特定的環境中,具有反封建反壓迫的性質,而不同于儒家綱常倫理中的“義”,是一種江湖的義。[關鍵詞]:《水滸傳》 江湖 義氣 反抗精神 “路見不平一聲吼啊,該出手時就出手。”相信聽到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時,大多數人的腦海中都能浮現出《水滸傳》中那一群義字當先,豪氣干云的梁山好漢們。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從成書至今,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從它一產生便擁有了大量的讀者,上至皇帝,下至販夫走卒都不乏“《水滸傳》迷”。著名的評點家金圣嘆說:“不讀《水滸傳》,不知天下之奇。”它的奇不僅在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撰寫成文,更重要的是,在它之前沒有一部文學作品能如此深刻鮮明的將主流社會一般所接觸不到的江湖生活描寫出來。 《水滸傳》是一個游民說給游民聽的故事。在水滸的世界中,人們第一次知道了還有著像梁山好漢這么一群底層游民。他們粗魯,不講律法,甚至殺人如麻,但在這一切的背后,梁山的人們也是有著自己的準則的,那就是江湖中的義氣。《水滸傳》中的人們大多來自于社會底層,因此他們之間相處的準則自然不會是冠冕堂皇的繁文縟節與律法文書,而是產生于底層人民中的江湖道義。所以,論《水滸傳》最應關注的就是“江湖”中的“義氣”,沒有游民江湖的出現就不會有《水滸傳》的故事。“義”這個字便是整個故事最突出的概念,它成為串聯起108位梁山好漢的紐帶。 一、義的作用......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