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2761
“自我表現”與“模仿現實”之我見 [摘要]我們都知道,文學創作離不開客觀的現實生活,也離不開作家的積極創作,但在二者的關系問題上卻長期爭論不休。一種意見認為藝術來源于生活并再現生活,即“模仿說”。從古希臘的“摹仿說”經文藝復興時期的“鏡子說”再到19世紀俄國的“再現說”,該觀點在西方綿延霸占了兩千年。另一種觀點則把文學歸結為作家的心靈或本能的表現,主張創作只需從主觀自我出發,即“自我表現說”,這一觀點到近代的西方世界尤其為眾多作家和理論家所推崇。應該說,這兩種觀點各有道理又各有所偏,不應把二者對立起來,而應把二者結合起來,辨證地看待,才能認清文學創作的本質。[關鍵詞]: 自我表現說 摹仿說 各有所偏 辨證 文學活動 一、自我表現 關于文學活動是什么,美國現代學者艾布拉姆斯作了比較科學的闡釋。他認為,文學活動包括了作品、作家、世界和讀者四個要素,四者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從文學作品的四要素來看,“自我表現”強調作品與作家的關系,即認為作品是作家感情的自然流露,其基本傾向是認為文學本質上是詩人、作家的內心世界的外化,是情感涌動時的創造,是主觀感受、體驗的產物。因此,一篇作品的本原和實質是詩人、作家的屬性和活動。文學創作的起因不是詩人、作家摹仿人類活動及其特征所獲得的愉快,也不是為了打動欣賞者并使其獲得教育的終極原因,真正的動因是詩人、作家內心的感情、愿望尋求表現的沖動。沖動的宣泄才是創作的根源。“發乎內......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