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804
淺析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的自然取向 ——以《水仙花》和《夜鶯頌》為例 [摘 要]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多寫關于自然風光、歌頌大自然的詩歌,在他們的詩歌中,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常常和城市生活的丑惡和反面形成強烈的對比,那是因為工業革命進程中的反規律的發展,造成了人們厭惡資本主義物質文明,反感庸俗丑惡的現實,對工業化的恐懼和憎恨。對于大自然的美和向往及回歸則成為浪漫主義詩人寄托自由理想最好的方式,像華茲華斯不僅把自然看作是真善美的化身,而且認為自然是一種神秘力量或者某種精神境界的象征。回歸到自然中去,把人類疲憊的身心解放出來,感受大自然帶給人類的福音。關鍵詞] 華茲華斯;濟慈;浪漫主義;回歸自然一、浪漫主義產生背景 英國浪漫主義產生于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的工業革命、資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的年代,由于在政治上人民受到壓迫,從“君權神授”到宗教改革,再到資產階級與土地貴族和舊勢力的勾結以個人的利益為主,人民是最底層的,也是最貧困的,更是最脆弱的群體,國王要籌集軍費向蘇格蘭宣戰,收的的老百姓的錢,征的是老百姓當兵人民失去了家園和親人,再加上資產階級不斷地壓迫并剝削人民,及工業革命的來臨,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的生產,人民的生活就更加凄苦,物質的相對豐富和人民的貧窮也是產生工業革命的主要原因。在英國的工業革命進程中,創造了財富,但是也激化了勞資矛盾、改造了社會結構,改變了人與傳統、人與大自然的關系,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人們對資產階級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愛”口號的幻滅和對資本主義社會秩序的不滿,人們要回歸到一個真的自由、平等、民主的社會體制,特別是代表人物華茲華斯、柯勒律治、騷賽緬懷中世紀的鄉村生活,對資本主義的工業文明和城市文明表示厭惡,而且贊美農村生活的恬靜、美好和對大自然無爭無擾的向往和回歸。由于是第一代浪漫主義詩人,在詩中表達出來的不滿于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對大自然的向往而開啟了浪漫主義的時代。在這種社會背景下,詩人倡導的主題是積極而重要的,人民可以回歸到自然中去,摒棄那些世俗的、物質的世界,反抗非人性的壓迫。 二、浪漫主義詩歌的特點 浪漫主義文學中的詩人的特點有相似之處,但是不同也很明顯,通過早期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和第二代詩人濟慈的詩歌來舉例說明浪漫主義詩歌中以自然取向為主題的詩歌的特點。 1、華茲華斯自然簡單的語言風格和濟慈華麗的用詞浪漫主義詩人分為兩代詩人,早期的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偏向于簡單自然的主題和簡單的語言,口語化的語言也是浪漫主義詩歌的一大突出的特點。因為他喜歡歌頌自然美,被稱為“自然詩人”。他認為大自然有一種使人提高精神境界與道德價值的力量,所以他把自然作為一種精神力量來歌頌。讓自然陶冶我們的內心,并激發靈感,自然是取之不盡的素材來源。如《水仙花》中寫道,“我是一朵獨自漫游的云,在山丘和谷地上飄蕩。”“連綿不斷,如繁星燦爛,在銀河里閃閃發光。”“那是孤獨之中的福,于是我的心便漲滿幸福,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詩歌語言簡單,容易閱讀也朗朗上口,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和體會出作者在寫此詩時的心情。而第二代詩人濟慈同樣喜歡把自然作為自己詩歌的主題,但是他的詩歌運用華麗的語言刻畫自然界美好的事物,試圖從感官上帶給讀者強烈的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