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3305
論李白詩歌的語言風格
[摘 要] 李白是我國唐代的偉大詩人,也是屈原之后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盛唐詩人中,李白是藝術個性非常鮮明的一位;在中國詩歌史上,他的作品的藝術個性也是獨一無二的。 他生活的時代主要是開元、天寶的四十多年,即所謂“盛唐”時期。這是唐帝國空前繁榮強盛卻又潛伏著各種社會矛盾和危機的時代。這一時代特點,結合著他的獨特的社會經歷和思想性格,使他的詩篇表現了與杜甫詩迥然不同的浪漫主義風格,主觀抒情色彩濃厚,詩風豪放雄奇,想象豐富,色彩斑斕。在他的詩中,浪漫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表現手法達到高度的統一,具有很鮮明的獨創性。[關鍵詞] 李白詩歌 想象 夸張 浪漫 氣勢豪放 李白的詩今存900多首,他的詩想象豐富,感情強烈,氣勢雄渾瑰麗,語言清新明快,風格豪邁瀟灑。李白的詩歌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這源于他豐富的想象,豪放的氣勢,杜甫稱贊其詩歌“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他的詩浪漫瑰麗,氣勢磅礴,語言清麗。李白詩歌的語言風格將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闡述:一、想象豐富,擅長運用極度的夸張、貼切的比喻和驚人的幻想。二、、豪放的氣勢,他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 一、想象豐富,擅長運用極度的夸張、貼切的比喻和驚人的幻想。 李白詩歌在生活真實的基礎上,加以大膽的想象夸張。他的夸張不僅想象奇特,而且總是與具體事物相結合,夸張得自然、大膽,不露痕跡又真實可信,能夠很好的突出形象、強化感情。有時他還把大膽的夸張與鮮明的對比結合起來,通過加大藝術反差,加強藝術效果。李白的詩歌,繼承了前代浪漫主義創作的成就,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風格,表現了樂觀向上的創造精神,擴大了浪漫主義的表現領域,豐富了浪漫主義的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結合。這些成就,使他的詩成為屈原以后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 李白善于運用想象,他的想象,極其豐富,幾乎每一首都有想象,有的甚至通篇運用各種想象。現實事物、自然景觀、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夢中幻境,無不成為他想象的媒介。他常常借助想象,超越時空,將現實與夢境、仙境,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交織一起,再現客觀現實。他作品中的形象不是客觀現實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內心主觀世界的外化,藝術的真實。李白的詩歌是把擬人與比喻巧妙地結合起來,移情于物,將物比人。李白的詩歌的想象空間是廣闊的,奇特的,獨具匠心的。例如當他登上岳陽樓,看到一群大雁從天上飛過,傍晚的時候,月亮從東山上升起來。就做了這樣兩句(《與夏十二登岳陽樓》):“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意思是他想象著大雁把愁心帶走了,憂愁消失了,山銜著一輪美好的月亮來了,給我送來了這樣一輪美好的月亮。雖然只用了十個字,但是意境卻表達的絲毫不差,讀者閉上眼睛就可以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美好瑰麗的畫面。在李白看來大自然常常是具有生命的。例如小學時便學過的五言絕句,《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作者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了鳥和云,隨著時間漸漸的鳥飛走了,云散了,“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只有敬亭山剩下了,與作者相伴,敬亭山不會飛走或去別的地方。人看山,山也看人;人愛山,山也愛人。這是詩人獨自久坐產生的遐想。與南朝著名詩人謝靈運的山水詩比較,李白的詩與其風格迥然不同,謝靈運只是客觀描寫刻畫山水容貌姿態,沒有見到詩人自己的性靈、性情。而李白則是把大自然人格化、個性化,大自然是他的朋友。在李白寫景色的詩歌中夸張是隨處可見的,例如: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風愁殺峭帆人。(《橫江詞》)等等,雖然大膽,但是讀者覺得生動鮮明,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