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352
《離騷》和《女神》之比較[摘 要]《離騷》是古代詩歌史上最長的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詩中閃耀著詩人屈原鮮明的個性光輝,這在中國文學史上,還是第一次出現;《女神》則是開一代詩風的新詩集,在新詩發展史上,開拓和形成了浪漫主義新詩流派。毋庸置疑,兩部詩篇在我國詩歌史上都占據極高的地位。詩人屈原、郭沫若在愛國情感的表達、浪漫主義表現手法的采用和詩歌形式的創新等方面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女神》突出體現了詩人的“更生”意識。而這一意識的形成主要和詩人生活的時代、詩人與國家的關系和詩人的思想意識等方面有關。[關鍵詞]愛國 時代 再生 作品《離騷》和《女神》在我國詩歌史上都占據極高的地位。其中,《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全詩共373句,2400多字,是古代詩歌中最長的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詩人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熱情及整個生命熔鑄成這一千古絕唱,其中閃耀著他鮮明的個性光輝,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魯迅曾贊之為“逸響偉辭,卓絕一世”[魯迅主編:《漢文學史綱要》,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第26頁]。《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詩集,他擺脫了中國傳統詩歌的束縛,以強烈的革命精神,鮮明的時代色彩,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開拓和形成了浪漫主義新詩流派。這也是白話新詩真正取代文言舊詩的標志。 經過比較,不難看出詩歌在愛國情感的表達、浪漫主義表現手法的采用和詩歌形式的創新等方面都是相同的,而二者的不同點也顯而易見,《離騷》強調“伏清白以死直”的意識,《女神》則強調“更生”的意識。二者之所以不同,主要與詩人各自生活的時代、詩人與國家的關系和詩人各自的思想意識有著密切的關系。下面分而述之。 一、二者的相同點 1、都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 屈原是我國著名的愛國詩人,他一生堅持“美政” 理想,抨擊黑暗現實。詩歌從他的身世、品德、理想寫起,斥責了楚王昏庸、聽信讒言,直抒自己遭讒被害的苦悶,生動表現出詩人“陟陛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仆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的愛國熱情。 郭沫若亦是,他自詡為五四青年,詩歌字里行間無不表達出漂泊海外的詩人對祖國的眷念與熱愛。其中《鳳凰涅槃》、《黃埔江口》等作品都集中體現了郭沫若的愛國主義思想,作品《爐中煤》更是詩人抒發濃烈的愛國之情的經典之作。詩中他以煤自喻,將祖國比喻為“年青的女郎”,“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從重見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鄉,我為我心愛的人兒,燃到了這般模樣”,整首詩洋溢著他對祖國新生的頌揚之情,富有極強的感染力。 2、都采用了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 《離騷》中大量運用古代神話和傳說,通過極其豐富的想象,并采取鋪張描敘的寫法,把現實、歷史、神話人物形象交織在一起,把過去和現在、地上和天國、人間和幻境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絢爛多彩、瑰麗奇特的世界,從而產生了這獨具一格的藝術魅力。詩中屈原還大量運用 “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把抽象的意識品性、復雜的現實關系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 所謂“《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喻,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賢臣”(王逸《楚辭章句》),說的就是這一藝術特色。 郭沫若在《女神》中強調主觀與主體性,著重表現理想世界,一切從自身的情感出發。作品大都使用了比喻、象征手法,或取材于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或借助于自然景物和某些奇特形象。他還大量使用熱情奔放的言語、超越現實的想象和夸張的寫作手法來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從而形成他獨特的浪漫主義風格。 3、都創新了新的詩歌形式。屈原突破了《詩經》以四字句為主的格局,句法參差錯落,靈活多變;通篇隔句句尾用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