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3417
讀老舍《貓城記》看其文化批判的一點感悟 老舍的創作承襲著“五四”啟蒙運動的文化批判精神,對古老中國的國民劣根性進行了多方位的批判,并在《貓城記》中逐一的暴露出來。而對國民性的改造,老舍對魯迅的國民性批判精神,是“承”中有“變”的,他在創作中有著自己獨特的觀察視角和解決方式,本文可謂是別具一格,以寓言體構筑起一個荒誕的“貓國世界”影射中國社會和國民性的沉疴痼疾, 以此體現老舍創作中獨特的文化批判精神。 腐朽發霉的傳統文化之下的貓國社會,其國民性可想而知:糊涂、愚笨、自私、殘忍、怯懦、期約毀誓等等,貓人的種種行為折射出其國民劣根性。《貓城記》中所揭露的國民劣根性可以歸結為七大特性:一是貪懶。貓國的語言簡單,四五百字來回顛倒,便可以講說一切,許多事與道理不能講明白的,貓人自有辦法:不講。發現迷葉的好處后,不再種莊稼,定迷葉為國食,這種迷葉經濟,更使得人們好吃懶做了。貓城的建筑很特別,只有一列一眼看不到邊的房屋,其余的全是街——或者應當說是空場。人們走路,不讓路,人擠人,像潮水一樣一浪接一浪,偶爾出個旋渦,是圍觀看下棋,或是扯閑天,以此來打發無聊的時間。他們懶散,不思進取,滿足于現狀。誰家的房子一倒,必定大家來瘋搶,白得一塊磚也算沒白來。 二是自私自利。在“我”與大蝎的交往中發現,貓人完全以自己為中心,為自己的利益而利用人似乎是他們所以交友的主因,心中沒有“朋友”這個觀念。大蝎讓貓人來看“我”洗澡來收取“國魂”,其他人則做了無聊的看客。我替死去的貓兵爭得了大蝎的賠償,當問及死者家屬時,其他貓兵沒有一個人出聲,因為“對于別人有益的事,哪怕是說一句話呢,貓人沒有幫忙的習慣”公使太太家的土屋倒了,她和八個“小妖精”被壓在土堆里,任憑“我”怎樣喊救人一個人也沒來。雨停后,終于來了貓人,他們一窩蜂似的上來了,不是救人,而是搶石頭,搶磚頭,最后連泥土都搶走了,見便宜就撿著,是貓人的習慣。更可怕的是這種自私還出現在亡國之時,貓兵們貪生怕死,為自己活命,上了戰場便開始逃跑,沒有任何戰斗力,更不用說為了國家利益而犧牲自己的生命了。 三是骯臟。“不清潔是貓人歷史上的光榮”。貓人的房子只有一個門,四面都是墻,沒有窗,類似遠古人的洞穴,沒有燈光,只有蒼蠅,臭氣、污穢,也許是為安全把衛生完全忘掉了,房外的一條條水溝散發著臭氣。貓小孩們臟,非常的臟,形容不出的臟,瘦、臭、丑,缺鼻短眼的,滿頭滿臉長瘡的。全國上下,從政客到學者,從家長到小孩子們,個個又臟又臭。他們從沒打掃過衛生,只有下雨時,才幫助貓城作了一次清潔。貓民們竟在墻上刷上“清潔革命”的字樣,真是自欺欺人。“我”仿佛看見疾病搶劫了他們的生命,如此差的衛生,即使貓國的經濟政治良好,也會被傳染病這一“毀滅的巨指”吞噬掉。 四是奴性十足。伸手就打,是上等貓人的尊容;也是下等貓人認為正當的態度,他們甘心當奴隸,挨主子打,倘若有哪個主子不打奴才,這幫奴才定會在背后竊笑主子的軟弱與無能。“我”的平等以待和寬容仁慈,終于換來了貓奴們的鄙夷;“我”把飯菜和家伙都摔了,這種粗暴的行為,也終于換來了貓奴們的畏懼和尊敬。“我”了解了貓人的邏輯,知道怎樣對待它們了,打罵即可,就是別把他們當人。貓人們是敬重外國人的,只有用外國人看管迷林才安全,一旦發生爭執,貓人的處理方法就是“講和”,他們甘心受外國人的挾制,甘心不自強,連貓國最野蠻難馴的小孩子們,一句“外國人”,便立刻安靜了。可以從中想象出他們卑躬屈膝,一副副的奴才相。 五是不講信譽。貓國中人與人之間互不信任,不以扯謊為恥,在貓人歷史上,起誓本來是通行的,可是,起完誓不算數的太多,于是只在小孩子們鬧著玩的時候才用上,“信用雖然不能算是壞事,可是從實利上看是不方便的”,這便是貓人的“信用無用論”。貓人在收錢中也是有假幣的,更是對現實的真實寫照。 六是愚昧無知。在貓國,“人命”是不值錢的,因為有人偷吃了迷葉梗,便打死了他,把他埋在樹下,以祈求來年的大豐收,是順理成章的事。吹樂器的很拼命,以為“隨著吹打而喪了命是最痛快而光榮的事”它們對人的生存權極端不重視,殘忍、麻木不仁。“我”為貓兵們爭取權利,反抗大蝎,可是貓兵們無動于衷,對于沒有好處的忙,即使為了他們自己也不會幫的。他們愛看熱鬧,被兵打,還笑嘻嘻的,天一黑就睡覺,貓民真是天下最愚笨老實的臣民了。在亡國滅種之際,仍然信奉“馬祖大仙”,外國人打進來了,貓民并不關心淪為亡國奴,而是擔心自己的物質利益,貓國的民眾們,甚至政客們依然歌舞升平。 七是“窩里斗”。勾心斗角、自相殘殺是貓人的獨特之處,他們永遠不懂得團結合作,為了保護自己的一點私產,他們更愿意聯合外國人一致對內。外國入侵,貓人們開些無聊的會議,愛國軍們不想著怎樣抗敵,卻謀劃著爭奪皇位。在貓國只剩下最后兩個貓人時,“敵人到了,然兩個打得不可開交,矮兵們把他們放在一個大木籠里,他們就在籠里繼續作戰,直到兩個人相互的咬死;這樣,貓人們自己完成了他們的滅絕”。 貓國像一面鏡子,在這面鏡子中,我們似乎也看到了擁有幾千年文明中國的影子,貓國是個不可救藥的民族,作為個人,貓人是沒有靈魂的軀殼,他們不尊重自己的生命,生活的骯臟、麻木、沒有尊嚴;作為國家,“國民失去了人格,國便失去了國格。沒有人愿與沒國格的國合作的。國弱是有多種原因的,天災、地勢都足以使國家貧弱;但是沒有人格是人們造成的,因此衰弱是惹不起別人的同情的”這是導致貓國滅亡的主要原因。 老舍對貓國無論是國家的文化批判,還是國民劣根性的無情嘲諷,其用心就在于喚起國民的自我覺醒,也表現了他在追求真理和救國圖強道路上的曲折探索。所以,在不惜筆墨地暴露文化弱點和國民劣根性的同時,他也對貓人中的思想進步者進行了正面襯托的描寫方式。比如作品中的大鷹就是作者刻意塑造的一個愛國者的典型形象。大鷹因為“勸人不吃迷葉,不玩妓女,不多娶老婆”而得罪所有的新人和舊人。除了小蝎之外,別人都把大鷹視為敵人。然而當貓國受到矮子兵的入侵,貓國陷于生死存亡的嚴竣關頭,大鷹卻勇敢地挺身而出,為了能讓各方的軍隊能夠實現統一指揮,一致抗擊外國侵略,他不惜讓好友小蝎砍下自己的頭顱,懸頭國門,以此來增加小蝎的號召力,讓貓人跟隨小蝎去奮勇殺敵。作者對他的這種自我犧牲精神做出了崇高的評價:“我不是英雄崇拜者,可是我不能不欽佩他;他是個被萬人唾罵的,這樣的人不是立在浮淺的崇拜心理上的英雄,而是個替一切貓人雪恥的犧牲者,他是個教主。”可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下生存的貓民們,大鷹的死,并不能解決實質性的問題,這算是革命者的悲哀,更是對“五四”啟蒙運動以血淋淋的警示,足以引起啟蒙者的自省,也是對啟蒙形式本身的質疑和審視。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