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漢語言文學論文

          《千字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及教案設計-開題報告

          本論文在漢語言文學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一、文獻綜述
          (一)國內研究的情況
          以經典為對象進行施教的教學活動,稱為經典教學。具體而言,是指在課堂里進行的以各國古代典籍為教學內容的教學活動。經典教學的意義在于“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發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在燦若繁星的古代經典作品中,蒙學教材《千字文》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誦讀《千字文》符合兒童的認知心理發展特點,適合廣大小學生學習。目前國內學界已對《千字文》的內容和特點有了比較深入的研究。

          1.《千字文》的內容
          根據史書記載,《千字文》的作者是南朝梁武帝時代的員外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千字文》內容涉及天文歲時、上古歷史、倫理道德、封建綱常,抒寫了一代歷史人物的豐功偉績和我國名川大山的壯麗輝煌,采用了文史結合的方法敘述,使全文既洋溢著華麗的文采,又蕩漾著歷史文化的氣息,讓人讀了倍感親切,又頗有深意。從第一句“天地玄黃”開始,至第三十六句“賴及萬方”為第一部分;從第三十七句“蓋此身發”開始,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縻”為第二部分;自第一百零三句“都邑華夏”起,至第一百六十二句“巖岫杳冥”為第三部分;自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于農”起,至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誚”為第四部分。《千字文》第二部分內容重在講述人的修養標準和原則,也就是修身功夫。《千字文》第四部分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園生活,贊美了那些甘于寂寞,不為名利羈絆的人們,對民間溫馨的人情向往之至。

          2.《千字文》的特點
          《千字文》的第一個特點:進行倫理道德教育不是脫離其他知識進行單純的說教,而是與文化知識和其他知識教育融合,按照一定的道德理想塑造兒童心靈,培養學生的品德,達到敦人倫,美教化,淳風俗的教育目的。

          如“孟軻敦素,史魚秉直。庶幾中庸,勞謙謹敕。”意思是說,孟子崇尚純潔,史魚追求剛直,可算近乎中庸的道理,再加上勤奮謙虛,謹慎自力。這兩句贊揚了純潔和剛直這兩種美好的品德。規勸讀者應保持單純、天真、篤誠的天性,不應城府滿心;應具備剛強、正直的品格,不應心懷膽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再如“信使可復,器欲難量。”告誡人們誠實守信方能經受時間考驗,氣量大度別人就難以度量。

          《千字文》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教育要求具體、明確,不做空洞的說理,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便于實施。《千字文》對童蒙進行教育,具體到了人的音容笑貌、言辭、著裝、飲食等細節,“容止若思,言辭安定”,要求人的言行要神定氣閑;“俯仰廊廟,束帶矜莊”,朝禮著裝要整潔端莊。

          (二)業已取得的成果
          1.目前吳江太湖國際實驗學校使用的經典文化教材是《兒童中國文化導讀》(全十八冊)。《千字文》被收錄于第三冊之中,供一、二年級使用。通過多年的經典教學實踐成果來看,誦讀各類經典在塑造兒童,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優秀的品格,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培養美好的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學生能夠將經典教化內容轉化為實際行動,例如見到老師主動問候,衣服疊放整齊,不浪費一日三餐等等。

          2.寧波市櫟木小學經典應雀靈老師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誦讀國學經典,一方面能增加學生的國學涵養,豐富學生的人文底蘊,另一方面把誦讀活動與語文教學相結合,又能成為提高語文水平的“助推器”——助推學生識字水平,助推學生誦讀能力,助推學生語感積淀,助推學生中學學習。

            3.在對經典詩文深入的研究和教學實踐中,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長峰小學認識到,經典誦讀是人文教育的最佳載體,學校應該選擇合適的誦讀內容,讓學生吟誦、品味、積累。同時在讀、品、悟的過程中引領學生“知行合一”,使濃郁的經典書香潤澤孩子的心靈,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主要的學術觀點
          《千字文》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和教學運用價值是因為它深深根植于中國民族文化的土壤,思想深厚,充滿真、善、美的內容,蘊含著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富有民族魅力。

          1.李士奇認為,《千字文》從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高度,以關注人,教化人為根本目的,以嚴密的思路,流暢的文筆,將中國古代儒家、道家及其他各家共同具有的思想觀念壓縮在僅有的一千個漢字內,包羅天地萬象,縱覽上下古今,內容涉及哲學、政治、軍事、歷史、教育、天文、地理、文學、倫理等多門學科,指出人效法天地、審視歷史、化育心靈、安身立命的生存法則,強調人對天地的貼近和順應天地、為人處世的倫理規范,蘊涵著以儒家為代表的古代先哲的思想和智慧,體現著中華民族基本的、核心的價值觀念,成為我國千百年來人們文化認同與倫理共識的普及范本。

          2.董曉慧認為,《千字文》所反映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人本精神,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寬容品格和道德意識。在《千字文》的第一章,以天地為背景,以開天辟地的氣勢分析了人在歷史發展中的重要性,對歷史的追述體現了國人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也只有這種精神的存在,和生生不息的代代相傳,才推動了中國歷史的發展。《千字文》的第二部分重在講述人的修養標準和原則,也就是修身功夫,這就是強調了人的作用,就是體現了人本精神。

          3.馬敬芳則從另一個角度挖掘了《千字文》的美:《千字文》雖然文字簡短,但它絕不排斥辭采的優美,相反在這方面有著很高的追求與造詣。在遣詞造句方面,往往是既經濟又生動,起到了以一當十的作用。如“云騰致雨,露結為霜”句中的“騰”和“結”二字,把云的氣勢和霜的冷峻表現的淋漓盡致;再如“枇杷晚翠,梧桐蚤凋”一句中,“翠”字活用為動詞,不僅突出了枇杷的翠綠,而且顯示了其欣欣向榮的活力。在短短的一千字中,作者還運用了比喻、排比、擬人、借代等多種修辭手法。以“似蘭斯馨,如松之盛”比喻人的道德修養,充分體現出其人格品位,“臨深履薄”則以“深”、“薄”代替深淵與薄冰,既節省筆墨,又能引起讀者的遐思。

            《千字文》蘊含了注重早期閱讀的教育思想。古代語文教育的第一重點是讀。因為讀是明經(即悟道)和寫作的前提。古人特別看中朗讀(包括吟誦)、默讀、精讀與博覽。因為閱讀是感悟的前提,是理解的過程,也是繼承的開端和寫作的基礎。沒有讀的基礎,漢語文的摩天大廈就無法修建。目前各級各類教育機構進行經典教學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誦讀。

            4.從美學意義上講,誦讀也是一種鑒賞方式,誦讀經典就是用誦讀這種方式對經典進行鑒賞,通過“讀”來感悟經典的“美”,進而把“美”傳遞開來。老師在教小學生誦讀經典時,讓學生從欣喜、熱烈、激昂、低沉、悲傷、凄涼等的感情中體會文章的情韻美;從停頓、節奏、重音、韻律中體會文章的韻律美。誦讀除了讓學生感受韻律美,還能感受形象美。教師在范讀或領讀時,注意語速、語調、停頓、重音等誦讀技巧,加上朗讀時情感的抒發,可以引領學生感受詩詞中的韻律美,激發學生的審美體驗。寧波市櫟木小學應雀靈老師還歸納了四中國學經典的誦讀方法,分別是:范讀引領、誦讀積累、故事激趣和摘錄運用。

            5.李瑋在其論文中則強調了“體驗”在經典學習過程中的作用:“體驗”是美學中涉及較多的一個概念。體驗是沉浸在與對象的直接相處中,情不自禁地對之領悟、體會,以至于陶醉其中,心靈受到震撼的一種獨特的精神狀態。

          經典蘊含著豐富而又獨特的審美特征,這就為我們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供了條件。而學生對經典的審美特征的把握過程,又促進了對文本的解讀,從而對經典產生更深邃而廣泛的領悟。

          經典文本教學不能僅停留在引導學生發現美、欣賞美的感性階段,還要重視培養學生表現美、創造美的深層次審美能力。教師在經典文本教學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拓展閱讀、批判閱讀,就是培養學生審美創造力的良好形式。教師應根據相應的教學情境,對文本進行合理的生發開拓,使之與歷史文化、學生的現實生活接軌,指導學生對各類知識做出經驗概括,引發類似延伸,在溝通相關聯的知識過程中,達到綜合學習的效果。

          6.語文教師徐以才認為,要達到“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的能力”的語文教學目標,語文老師就必須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文學美同生活美緊密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具備發現文學美的同時,也具備發現生活美的能力。學生通過文學美去發現生活美,又用生活美去驗證文學美,書本上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思想實際緊密的結合起來了。

          語文老師若能引導學生把文學美與自己的思想實際結合起來,那么學生就能有意識地用文學美來約束自己的言行,就能在生活中創造出更多的美。學生在生活中能時時地從文學美中獲得創造美的動力,汲取創造美的靈感,也就完成了將學到的語文知識轉變為語文能力的巨大飛躍。

          (四)存在的問題
            1.審視當下語文教學,一種現象是,受功利化、技術化影響,課堂教學依然以考試成績為目標,緊握“教學參考書”這把“槍”,以呈現與輸送靜態知識為主要手段。這種功利性教學既不求真、也不求善,更是毫無美感可言。另一種現象是,高度重視教學求真,忽略教學審美對于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教學審美似乎處于可有可無的邊緣地帶。

          2.當下的很多語文老師還沒有意識到情感和美感在教學中的重要性,而就知識談知識,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注重篇章字句的講解,經典的人文價值常常被忽略。更有甚者,經典的學習被當作應試教育的一種補充形式,成了枯燥乏味的記憶訓練。這樣必然使得語文課變得枯燥乏味,這種教學思想從本質上說也違背了語文教育的初衷。教育本就是人與人之間進行的精神對話,而情感和美感教育是實現這種精神對話的最有效方式。

          (五)今后的發展趨勢
            當前,全國各地已有很多學校嘗試推行經典教學以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發展,也逐漸意識到經典作品所蘊含著的巨大審美價值及其對人格養成的作用。推行經典的學校大都能按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選擇合適的內容,編制成富有特色的校本教材,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經典之美,并從中得到益處。為了更加有效地實施經典教學活動,今后更多集中于經典文本教學、課堂實施手段、學習評價方式等方面的具體問題也必將引發熱烈的討論。

          (六)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的問題
            《千字文》作為語文經典教材所具有的審美價值已引起學界的注意。但將《千字文》作為正式的語文經典教材,讓學生通過語文課深入學習的學校寥寥無幾。于此誕生的問題是:如何進行《千字文》的教學?選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學生應該學習《千字文》的哪些內容?怎樣有效發揮《千字文》熏陶學生心靈作用?等等問題尚未得到詳細的研究。

          吳江太湖國際實驗學校已將《千字文》作為低年級學生的語文經典教材正式納入其課堂教學活動中,并積累了一定的教學實踐經驗。本文嘗試從審美教育角度出發,審視該校目前《千字文》的教學情況,尤其是教師合理利用教材,熏陶學生品格,培養審美情趣的情況。并以審美為導向,嘗試設計審美取向的《千字文》教學案例,為學校《千字文》教學提供新的思路。

          二、論文提綱
          引言:國內國學經典教學現狀概述
          一、《千字文》綜述
          (一)《千字文》內容簡介
          (二)《千字文》的作用
          (三)《千字文》的審美教育因素
          二、《千字文》審美教育內容的選擇
          (一)生活與環境的內容
          (二)“修身”與“正心”的內容
          1. 修養與品德的要求
          2. 典型人物作榜樣
          (三)中華民族之美
          1. 祖國壯麗的大好河山
          2. 歷史人物故事
          (四)寧靜致遠的恬淡生活
          三、《千字文》教學初探
          (一)吳江太湖國際實驗學校《千字文》教學實施概況
             1. 低年級生總體學習情況
             2. 學生學習反饋
          (二)《千字文》課堂教學觀察與評析
               1. 觀察與評析的內容
          2. 教師對教學內容的選擇與理解
          3. 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
          4. 學生主體性的發揮
          四、審美取向的《千字文》教學案例設計
          (一)設計理念闡述
              1. 審美為主的導向
          2. 驅動學生自主審美
          3. 《千字文》綜合學習
          (二)教案設計實例
          1.“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鱗潛羽翔。”
          2.“孔懷兄弟,同氣連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規。”
           五、《千字文》審美教育總結
          (一)內容選取原則
          (二)教學方法的選擇
          (三)審美活動的拓展

          三、參考文獻
          [1]鐘錫南,喻岳衡,王踐,陳蒲清評注.千字文·千家詩[M].長沙:岳麓書社,201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朱珂葦.原來美學超有用[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4.
          [4]凌繼堯.美學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5]李冰霖.一個教研員的語文教學審思[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6]林珊.語文教學的真善美意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7]張振鵬.教師的國學素養[M].青島:青島出版社,2015.
          [8]馬敬芳.從《千字文》看語文教育人文理念的實現[J].學理論,2010(4)
          [9]李士奇.千古奇書《千字文》奇在哪里[J]. 傳奇· 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 ,2010(1)
          [10]徐以才.淺談語文教學中文學作品的審美教育[J].語文天地,2009(5)
          [11]應雀靈.小學語文教學中誦讀國學經典的實踐[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2(2)
          [12]譚新軍.學校國學經典教學實踐初探[J].中國教育學刊,2010(S2)
          [13]吳東升.語文教材中文學作品所蘊含的審美因素[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5)
          [14]顧之川.中小學經典教育的現狀與思考[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0(1)
          [15]董曉慧.千字文教材模式及教學意識變流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7 
          [16]李瑋.體驗思想視角下的經典教學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2
          [17]潘虹.小學語文經典誦讀價值研究[D].漳州.閩南師范大學.2013 
          [18]鄔靚嬋.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4


          上一篇:《神經俠侶》——阮世生眼中的昔.. 下一篇:《牡丹亭》與《紅樓夢》之比較 -..
          Tags:《千字文》 教學 審美 教育 教案 設計 開題 報告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計算機論文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