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888
鄉鎮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探討[摘 要]大田鎮的經濟可持發展面臨著許多問題,農民增收難,社區低收入群從人口比重大,城鎮居民貧困突出、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和駕馭市場能力水平不高,鎮情研究不夠,搞活城鎮經濟開發和管理能力和水平不高,運行機制不順,管理不順,依法行政、制度建設和機關干部作風不實,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著全鎮經濟社會快速、可持發展。[關鍵詞]鎮級經濟,資源,持續發展,招商引資
大田鎮位于恩平市西北部,全鎮土地總面積202.3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464畝,, 山地面積251000畝,轄區內有2個居委會和10個村委會,156條自然村, 2010年年底戶籍人口32656人,其中農業人口30472人。長年以來,大田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幾屆鎮黨委、政府和全鎮各族人民的努力,整個社會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各方面的建設有了新的起色,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低標準地解決了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但是,在整個經濟建設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本文在對全鎮經濟發展加以研究的基礎上,對大田鎮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談幾點看法。 一、鄉鎮經濟的概念及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一)鄉鎮經濟的概念 鎮級經濟是以鎮級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以鎮級政權為調控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優化配置資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鎮級經濟是以市場為導向,不是封閉的“諸侯經濟”,具有開放性。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在更大的區域內進行資源配置,獲取競爭優勢。鎮級經濟雖然是在市級行政區劃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市級行政區劃,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鎮級經濟要突破市級行政區劃的約束,在更大的區域內進行資源配置,獲取競爭優勢。鎮級經濟有一個鎮級政權作為市場調控主體,有一個鎮級財政,因此,鎮級經濟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動性。 (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而經濟又是“發展”的基本內容和任務,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擺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集的首位。同時,經濟成長又要建立在與社會和環境相互協調的基礎之上。因此,要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經濟發展觀,構建與環境容量相容的經濟增長機制,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使得經濟發展既能提高資源利用率,又合理地保護環境,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經濟可持續發展是經濟發展與可持續的統一,兩者相輔相成,互為因果。放棄發展,則無可持續可言,只顧發展而不考慮可持續,長遠發展將喪失根基。可持續發展戰略追求的是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的最佳兼顧,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的全面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涉及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 二、大田鎮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鎮級經濟可持續發展,離不開鄉鎮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正確行使。然而,一個不容忽視事實,當前鄉鎮政府在其行使經濟管理職能中出現了諸多問題。研究分析鄉鎮政府行使經濟管理職能中出現諸多問題的現象和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是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制定經濟發展規劃脫離本鎮實際制定鎮級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是鄉鎮政府首要的經濟職能,是保證鄉鎮經濟持續、快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