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595
論“三農”及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摘 要] “三農”問題始終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問題。重視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我們黨的一貫戰略思想。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黨中央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的要求,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方針,形成解決“三農”問題的新思想、新目標、新措施。 [關鍵詞] 三農 社會主義新農村 建設 一、三農問題對于中國目前發展的重要性長期以來,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一直是決定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和現代化進程的關鍵性問題,重視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我們黨的一貫戰略思想。“三農”問題始終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的牢固基礎和農業的積累與支持,就不可能有國家的自立和工業的發展;沒有農村的穩定和全面進步,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全面進步;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國人民的小康。農業豐,則基礎牢;農村穩,則社會安;農民富,則國家昌。只有近8億農民全員加入現代化進程,才能盤活國民經濟全局,實現可持續發展;只有廣大農村的落后面貌明顯改變,才能實現更大范圍、更高水平的小康。為此,中央審時度勢,在十六屆五中全會上作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決策,為今后我國農村勾畫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藍圖。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黨中央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的要求,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方針,形成解決“三農”問題的新思想、新目標、新措施。 我國農業和農村正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農業正處于由傳統向現代轉變的關鍵時期。目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保持良好勢頭,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建設邁出較大步伐,農村改革穩步推進,“三農”工作的組織領導得到進一步加強,“三農”發展呈現出一系列新的趨勢和特征。在看到“三農”發展取得很大成績的同時,我們還要看到農民人均純收入與全面小康目標還有較大差距、農業產業還不夠強、農村發展仍比較滯后、農村困難人口還比較多等問題,充分認識新農村建設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和不平衡性,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堅持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局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絲毫不能動搖,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任務絲毫不能放松,支農惠農的政策力度絲毫不能減弱,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工作絲毫不能松懈。 二、分析國情,找出適合的發展方向當前我國“三農”問題主要表現為三大難題:一是城鄉差距大,城市發展快,農村發展滯后;二是農民負擔沉重,因病致(返)貧,因教致(返)貧現象還很普遍,農民收入增加緩慢,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收入存在明顯差別,且貧困人口過多,生產生活仍十分困難。三是文化建設和政治建設也存在著與城市的差距,農村教育發展相對滯后,勞動個體素質欠缺,尚未建立健全社會保障機制,嚴重制約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推進新農村建設,首要任務是建設現代農業。現代農業是指處于一個時期和一定范圍內具有現代先進水平的農業形態,具體就是指用現代工業力量裝備的、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的、以現代管理理論和方法經營的,生產效率達到現代先進水平的農業。與傳統農業相比,現代農業的核心是科學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約化,目標是產業化。它具有四大特點:一是突破了傳統農業僅僅或主要從事初級農產品原料生產的局限性,實現了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生產,使得農工商的結合更加緊密;二是突破了傳統農業遠離城市或城鄉界限明顯的局限性,實現了城鄉經濟社會一元化發展、城市中有農業、農村中有工業的協調布局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