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324
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分析 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隨著恩格爾系數逐步下降,消費需求對經濟的拉動力不斷增強。目前我國城鎮已進入消費加速轉型期,消費結構、消費狀況有了很大變化,居民消費由原來單一的數量增長演變為數量增長與結構調整并行,消費升級通過衣食—耐用消費品—住宅、交通、通訊、文化教育、娛樂、醫療和旅游等產業鏈不斷演化。消費結構向更高層次轉化,不僅推動了經濟的持續發展,還提升了經濟增長的質量。本文試圖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有關數據及有關研究,對我國城鎮居民改革開放以來的消費結構的變化以及存在的問題,并給予進一步優化我國居民消費結構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主要變化以及趨勢 我國城鎮居民自改革開放以來居民消費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征。 1.恩格爾系數逐年降低 恩格爾系數是一個國際通用的極為重要的指標,即食品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重。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標準劃分:恩格爾系數在60%以上為貧困,在 50%-59%為溫飽,在40%-49%為小康,在30%-39%為富裕,30%以下為最富裕。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我國居民家庭的恩格爾系數呈現下降趨勢。從1978年到2010年,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從57.5%下降到39.76%,從1978年到1995年,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從57.5%下降到50.1%,從貧困提高到溫飽水平。從1995年到1999年,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從50.1%下降到42.1%,進入到小康階段,從1999年到2009年,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從42.1%下降到37.11%,進入到富裕階段.由此可見隨著我國恩格爾系數的不斷降低,說明了食品在我國城鎮居民食品支出占消費的比重越來越小,消費總支出中可以有更多的支出轉向享受型消費。表1 1996 - 2005年中國城鎮居民消費需求及其構成比例 恩格爾系數的不斷降低。表 1 1996 - 2005年中國城鎮居民消費需求及其構成比例年份 食品 衣著 家用設備 醫療保健 交通通信 娛教服務 居住 雜商品服務 1996 0.486 0.125 0.076 0.037 0.051 0.096 0.077 0.043 1997 0.464 0.124 0.076 0.043 0.056 0.107 0.086 0.044 1998 0.447 0.111 0.071 0.047 0.063 0.121 0.105 0.033 1999 0.421 0.105 0.068 0.053 0.073 0.130 0.111 0.034 2000 0.394 0.100 0.062 0.063 0.085 0.134 0.113 0.034 2002 0.377 0.098 0.597 0.057 0.082 0.122 0.101 0.031 2003 0.371 0.098 0.063 0.073 0.111 0.144 0.107 0.033 2004 0.377 0.096 0.057 0.073 0.117 0.144 0.102 0.033 2005 0.367 0.101 0.056 0.076 0.125 0.138 0.102 0.035
耐用消費品方面,我國居民對于房產及汽車等耐用型消費支出大為增加,尤其是房產支出。從住房需求來看,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有能力購買商品房和經濟適用房。2009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已經達到了66368萬平方米,比1991年增長了近20倍,增長是非?斓。特別是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對住房的需求會進一步加大。1998-2003年,我國城市率提高了9個百分點,截至到2010年底我國城市化率已經達到47.5%。毫無疑問,城市化率的發展直接帶動的是房地產業的發展,有大量的人口要進入到城市,城市居民的居住條件也要改善,還有大量的房屋自然折舊。從這些情況考慮,未來住房的需求潛力是非常大的。自1993年以來,我國城鎮居民居住消費在居民總消費中的比重提升很快。據統計,2005年城鎮居民人均住房消費占總支出的比重由1993年的6.6%提高2005年的10.2%,2005年以來城鎮居民人均住房消費占總支出的比重達30%以上,自1993年以來一直維持在13.9%至16.4%的高水平上,非耐用方面,2001年非耐用消費品支出比重為63.3%,比1990年降低了18.2個百分點,年均下降1.53個百分點,下降趨勢明顯。由于近年來房價的逐年升高,城鎮居民消費比重得到了更一進一步的提高。 2.改革開放后,隨著人們溫飽問題的解決,在城鄉居民生活消費支出中,發展和享受型消費比重上升。 交通通信、文教娛樂、醫療保健等發展性和享受性消費的支出大幅度增加,所占比重穩步提高。隨著汽車進入家庭,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普及,交通和通信成為消費新亮點,城鎮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由1981年的38元增加到2007年的1329元,增長34倍,年均增長14.7%,占消費性支出比重也由8.4%上升到13.3%;2007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醫療保健支出為699元,其中,用于滋補保健品和保健器材等的支出為106元,占年人均醫療保健支出的15.1%。 3.服務性支出比重提高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鎮居民家庭服務社會化趨勢愈來愈明顯,服務性消費的需求不斷上升,居民消費支出逐步向服務性消費支出分流。 統計數據顯示,1993—2005年十多年間,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文教娛樂用品及服務支出年均增長15.5%,高于同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3.1個百分點。此項支出占居民總消費的比重由1993年的9.2%大幅提高到2005年的13.8%,平均每年提高0.4個百分點。在各類消費支出中,教育支出的比重已位居第二位。2001年,我國服務性消費支出比重為26.2%,11年間年均上升1.5個百分點,2006年城鎮居民全部消費性支出中,服務性消費支出2441元,比上年增長9.7%,占消費性支出的比重由2001年的24.8%提高到28.1%,提高3.3個百分點。其中,教育文化娛樂性支出、交通通訊支出份額上升較快。 二、我國居民消費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