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應該建立企業文化型社會責任觀 [摘要]企業文化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社會責任又是企業文化發展的標桿。一個企業量力而行地承擔社會責任,這個責任既來源于其企業文化,又豐富了其企業文化。企業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相輔相成,即現化企業要建立企業文化型社會責任觀。 [關鍵詞]企業文化 企業社會責任 宏觀管理 企業文化型社會責任觀 一、企業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相輔相成 1、基本概念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是企業行為的總和,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它具有獨特性、繼承性、相融性、人本性、整體性、創新性等特征。 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消費者、社區、環境的責任。企業必須超越利益致上的舊觀念,在發展過程中重視人的價值,強調對消費者、對環境、對社會的貢獻。它以明禮誠信、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保護環境、文化建設、慈善事業,保護員工健康、發展科技等為基本標準。 2、二者相輔相成的關系 一方面,企業文化是企業行為的總和,是企業長期發展的積累,也是深入人心的企業形象。從產品、到員工行為、到企業精神追求,構成企業文化的立體形象。有什么樣的企業文化,必然會產生什么樣的社會責任意識。可以說,企業文化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在決定因素,企業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就是企業社會責任的擴大。 另一方面,不斷擴大的社會責任,又成為推動企業文化提升的正能量。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既強化了對員工的教育影響,也向整個社會宣傳了自己的企業文化。其結果是,企業與社會良性互動,和諧進步。企業不但為社會提供物質產品,更為社會提供精神食糧。正如彼德·德魯克所說,“一個健康的企業和一個病態的社會是很難共存的”。 所以,企業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二者關系是相輔相成的。由此,我們可以提出的觀點是,企業應該與時俱進,建立“企業文化型社會責任”的新觀念。 二、企業文化型社會責任觀的現實基礎 1、企業家嘗到了良性互動的甜頭。以我所在企業為例,雖然被上市公司兼并,但畢竟前身是縣域的集體企業。兼并后,總公司著手對我司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從崗位責任、到激勵制度,從視覺形象,到品牌宣傳,一系列循序漸進的文化建設活動逐步深入員工的工作和生活。目前,文化建設的內容大大變化,環保教育,慈善教育,組織員工參與創文明縣城的公益活動,企業拿出人力、財力支持員工社團走上街頭,參與縣城文化建設創新試點工作。這在以前,總經理決不允許,擔心影響生產。但現在,不但沒有影響生產,相反,員工情緒和精神生活更豐富,政府更多用稅收和融資優惠政策鼓勵,深水泵產品的名氣大增,產銷兩旺,品牌知名度更高。解決企業家的認識問題,就等于解決了企業文化型社會責任觀問題的一半。 2、員工獲得更多社會認同,滿足了其價值追求。我司文化建設過程中,逐步將員工參加輪訓、參加經驗交流會、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納入績效考評范疇,甚至設立專項獎勵,對員工起了正面引導的作用。同時,政府、媒體宣傳我司技術創新能手、推薦選舉產生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對企業發展提供財政性鼓勵,增強了員工自信心和對企業的信賴度,使企業文化型社會責任觀有了更廣的群眾基礎。 三、怎樣推進企業文化型社會責任觀的建立 1、企業文化概括和表述中,明確社會責任。目前,企業制訂自己的企業文化時,必須具體地、鮮明地提出企業應承擔什么社會責任,在內部宣傳和外部宣傳時,突出社會責任的地位。比如,企業內各個宣傳位置,媒體上各種產品介紹,都應將社會責任、社會效益擺在首位,不斷強化管理者和員工的責任意識,并形成一種社會承諾。 2、加強員工教育,使社會責任感不斷內化。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團隊活動,在提高合作精神的同時,深化對工作、對社會的責任意識,讓員工從身邊感受到承擔社會責任的愉悅。也可以繼續細化各項考評制度,把社會責任由抽象變得具體,把觀念轉化為員工時時遵守的具體細節,使員工在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自覺不自覺地變成“社會責任人”,使之成為職業習慣。 3、增強針對性,加強社會責任的宏觀管理。作為企業領導人,應該客觀地分析,本企業應當承擔哪些社會責任,因為你不可能盲目承擔,而要量力而行,長遠計劃,這就必須要有針對性。以我所在的泵業公司為例,產品設計上,既要考慮減輕農民負擔,又要考慮大型施工泵減少噪音,這里面的投入不小,其實,這就是一種社會責任。為廠區周邊居民裝上噪音隔離帶,為員工子女增設各類獎助學金,年年花錢,這也是一種企業的慈善活動,并不一定要向災區大量捐贈才算慈善,才算社會責任。所以,企業應該量力而行,宏觀上有計劃地管理好社會責任的實現,達到企業與社會和諧共生。 4、不斷發現新的社會責任,并及時吸收到企業文化中來。有專家認為,要進行“走動式”管理,其道理就是企業要在利益相關方和利益無關方之間,不斷尋找新的社會責任。因為,利益無關方是一個更大的群體,那里蘊藏著更大的社會需求,更大的社會責任。“走動式”管理能幫助企業更早地發現社會需求變化,從而使自己的企業文化和社會責任緊跟時代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企業文化師培訓教材》 2、劉兆峰 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形象塑造(山西財經大學中青年學考文庫)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