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mccsc"></strike>
    <samp id="mccsc"><pre id="mccsc"></pre></samp>
    <ul id="mccsc"><pre id="mccsc"></pre></ul>
      • <th id="mccsc"></th>
        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工商管理論文

        論我國海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

        本論文在工商管理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XCLW179414  論我國海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

         目錄

        一、引言3
        二、我國海洋資源概述3
        (一) 海洋能資源3
        (二)海洋生物資源4
        (三)海洋水資源4
        (四)海洋土地資源4
        三、我國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現狀4
        (一) 海洋油氣開發4
        (二) 海水淡化5
        (三) 海洋能開發5
        (四) 海底采礦5
        (五) 海上旅游5
        四、我國海洋資源開發過程中面臨的問題6
        (一) 港口船舶污染嚴重6
        (二) 沿海灘涂濕地面積銳減,嚴重影響海洋生態環境6
        (三)海產養殖業迅速發展造成近岸海域新污染7
        (四)海洋生物資源開發過度導致生物多樣性降低7
        (五)長期無度、無序、無償濫采礦產資源致使生態系統遭受破壞7
        (六)掠奪式地開發海洋旅游資源造成的海濱海島環境惡化8
        (七)開發技術落后,利用水平低8
        (八) 海洋資源權益之爭繁多8
        五、海洋資源的可持續戰略及相關保護對策9
        (一) 我國海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9
        (二)我國海洋資源的相關保護措施9
        參考文獻11

        一、引言
        海洋是巨大的資源寶庫。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海水、生物、礦物、能源等資源。我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眾多的島嶼和遼闊的管轄海域。我國陸地海岸線長達18000公里,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多達7272個,海島岸線長達14000公里。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和我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的主張,可歸我國管轄的海域約300萬平方公里,名列世界第九位,相當于我國陸地面積近1/3。其中屬我國主權范圍的領海面積達38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四省市面積的總和。
        二、我國海洋資源概述
        海洋資源指的是儲存在海洋環境當中能夠被人類利用的能量、物質以及海洋開發相關的海洋空間等。海洋資源種類包括:海洋能資源、海洋生物資源、海洋水資源、海洋空間資源、海洋土地資源。根據《聯合國海洋公約》的相關規定,我國享有主權和管轄權的內海、領海、大陸架以及專屬經濟區的面積廣闊,大陸海岸線長約18000公里,島嶼海岸線長約14000公里,沿海灘涂面積為20799平方公里;我國的海底資源極其豐富,已探明的石油資源儲量約為451億噸,天然氣資源的儲量約為140000億立方米,海濱砂礦種類豐富,約為60種,其儲量約為16億噸;我國的海洋生物資源種類也很繁多,約在20000種左右,前海生物約為2600種。海域漁場的面積廣闊,漁業資源的最佳捕獲量約為300萬噸。
        此外,我國還有豐富的海洋能力資源以及海水資源,據統計,我國的海洋能源資源總儲量約為4.3億千瓦。
        (一) 海洋能資源
        海洋資源包括潮汐能、海流能、波浪能、海水熱梯度能和海水鹽度能等。這些海洋能都是無污染的可再生資源,發展前景非常廣闊,其中潮汐能是最早被用于大規模發電的能源。我國潮汐能是1.8*108tkw可提供總裝機容量3.6*107kw年發電量為,度9*109。
        (二) 海洋生物資源
        海洋生物不僅是重要優質的蛋白資源,而且它還含有較高的有機碘、胡蘿、素、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多糖等陸地生物所缺少的有益成份。海洋生物資源包括海洋水產品資源、海洋醫藥資源和海洋生物基因庫資源。對海洋水產品資源的開發,著名科學家曾呈奎院士提出了“海洋水產農牧化”,實踐證明它是持續開發利用我國海洋生資源的必由之路。我國目前已經建立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水養殖業。海洋醫藥是新興的海洋產業,具有廣闊發展前途。我國根據傳統的中醫藥學,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手段將其中具有生理調節功能的物質提取出來,制成有保健或療效作用的功能食品、海洋藥物和診斷試劑,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海洋生物基因庫的研究是經濟海洋生物種質資源研究的重要內容。
        (三) 海洋水資源
        遼闊的海洋水體(1.37*108km2)中,溶解了80多種總量達5*1016t的化學金屬元素,海洋化學資源如此巨量,人們一旦找到技術經濟可行的方法未來的海洋將成為一座開發不盡的“ 水中礦山” 。我國海水化學資源的開發利用在建國以后,尤其在我國萊州灣沿岸發現巨大的地下濃縮海水后,海水制鹽年產量大幅度上升。1995年我國澳素產量超過了30000t,已進入世界溴大國。我國的海水淡化已進入生產應用階段。在淡水技術方面,膜蒸餾裝置的設計和制造已達國際水平。從長遠看,海水淡化是解決飲用水資源不足的根本途徑和方法,而海洋水目前主要用于工業的循環用水和冷卻水。
        (四) 海洋土地資源
        海洋土地資源主要是海涂,還包括潮上帶和部分潮間帶和輻射沙洲。建國以來,我國利用灘涂圍墾了大量土地,修建了許多農場和工廠,不斷伸長的海岸和灘涂為我國的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不斷增長的土地資源。
        三、我國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現狀
        (一) 海洋油氣開發
         海洋油氣開發是我國近幾年迅速發展的產業,其產值已占到我國海洋經濟的60%左右。特別是海上油氣田的開發已經向深海開采方向發展,同時也需要更高的科技作為支持,如油氣勘探技術、深水海面采油技術等。
        (二) 海水淡化
        海水占地球上水量總體的97.2%。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加,世界缺少淡水的壓力越來越大。而通過淡化海水取得淡水是人類的一個自然選擇。海水淡化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三種:(1)蒸餾法。世界上用此法生產的淡水約占總量的60%。(2)電滲析法。其應用限于為船艦、海島提供少量淡水,生產的淡水約占總量的5%。(3)反滲析法。其生產的淡水約占總量的30%。此種生產方法的關鍵部件為要求極高的半透膜。
        (三) 海洋能開發
        海水運動和溫度、鹽度的差異分布,蘊蓄著巨大的能量,溫度差、鹽度差、潮汐、海流均可被利用來發電。(1)溫度差:海面與海水深處間存在溫度差,利用此溫度差可裝置熱機來發電。(2)鹽度差:河流入海口地區同時存在大量淡水和海水,是取得鹽度差能量的主要水域。(3)潮汐:潮汐電站要求優越的地形和大的潮差。我國大的潮差主要集中在浙江、全國沿海,就全國而論,在潮差方面不具備明顯優越條件,未來潮汐能的開發,需要應用高技術。(4)海流:海流中的強流是一種潛在的能源。迄今海流作為能源利用,仍未達到實用化、商業化水平。
        (四) 海底采礦
        我國沿海地質構造和外力作用相當復雜,形成了許多礦種,優勢礦種突出,海底油氣資源儲量較大。目前可供開采利用的礦種有60多種,其中玻璃砂、型砂、標準砂、建筑用砂、石料、高蛉土等都是優勢礦產,不但儲量大質量優,而且大部分是國內外市場上供不應求的緊缺物資,具有很大的經濟價值。此外,在全國海域已圈定多個含油氣的構造,如廈澎凹陷、烏丘嶼凹陷、澎北隆起、福州凹陷、澎湖隆起和臺灣淺灘隆起等。這些潛在資源的開發利用,對于我國能源開發的現狀有著深遠的意義。
        (五) 海上旅游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業已發展成國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我國海上旅游近20年來有了較大發展,目前已建立了12個國家沿海旅游度假區。其中,海南到三亞更是聞名的旅游勝地。
        我國海域遼闊,海島眾多,擁有多種多樣的海岸類型,構成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全國海峽西岸的泥質海灘和沙質海灘并存,泥質海灘有成片紅樹林分布,沙質海灘往往有濱海森林帶作為后盾,黃沙綠樹相映生輝,其陸生、水生動物和鳥類豐富,生機勃勃,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海上花園”鼓浪嶼、“海蝕地貌博物館”平潭島、“海上綠洲”東山島、“東方麥加”湄洲島以及閩南海灘的古森林硅化木保護區等均名揚海內外。我國沿海地區名勝古跡遍布,富有宗教、歷史、文化、軍事、航海等地方特色,極具旅游吸引力。
        四、我國海洋資源開發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一) 港口船舶污染嚴重
        我國沿海港口較多,港口吞吐量達萬噸以上擁有很多.據粗略估算,全國船舶的年排廢水約250000萬噸,年排油量約為124000噸,沿海各主要碼頭油污的年排放量約為150噸;同時,隨著海上養殖業、捕撈業、運輸業的迅速發展,船舶污染和港口作業污染使海域油污染加重,尤其是事故性的石油泄漏事故給海洋帶來了長期的難以消除的污染。海洋環境質量日益惡劣,致使赤潮年年發生,海洋珍稀品種資源瀕于絕跡。我國擁有各種機動船只10多萬艘,每年進入我國港口和航經我國管轄海域的外輪幾萬艘次,有大量含油污水排放入海。如1979年巴西油輪在青島油碼頭作業,一次跑油380噸。
        (二) 沿海灘涂濕地面積銳減,嚴重影響海洋生態環境
        建國以來,我國曾幾次掀起了圍海造田、發展養蝦業等大規模圍海熱潮,使沿海自然灘涂濕地總面積約縮了近9萬公頃,大大降低了灘涂濕地調節氣候、儲水分洪、抵御風暴潮及護岸保田等的能力。
        近些年來,大規模的圍海造地、修堤建閘、堵灣截流以及港口工業、港區的建設等海岸工程建設,致使灘涂濕地面積繼續減少。全國完成圍墾工程10973處,圍墾面積86800萬公頃,約占全國灘涂總面積的46%。被圍墾后水域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毀滅性損害,導致經濟魚、蝦、蟹、貝類生息繁衍的場所銳減,致使許多優良的產卵場、采苗場、育肥場和增養殖場所功能喪失,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海洋魚、蝦、貝、蟹資源嚴重衰減。灘涂圍墾導致海洋水動力改變,使納潮量減少,航道淤淺,污染物累積,港口水深條件變化,影響防洪排澇。廈門西海域圍海填海工程共26處,使海域面積從110平方公里下降到48平方公里,減少56.4%,納潮量減少3億立方米,導致港道淤淺,每年要投入數十萬元清理航道;水質污染物含量達到3類、4類海水水質標準。而且隨著經濟發展,大規模圍海造地的情況還在持續。
        (三) 海產養殖業迅速發展造成近岸海域新污染
        我國近幾年來海水養殖業發展迅速,水產開發居全國沿海省份的前列,在海洋經濟中占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缺乏科學規劃,局部海域養殖密度過大,布局不合理,加上殘餌、排泄廢物、有機碎屑等富集養殖場基底,導致底質環境惡化,養殖水體出現富營養化,病害和赤潮災害日趨頻繁,出現了各種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目前在局部水域特別是全國海水養殖業比較發達的地區,養殖自身污染已成為近岸海水污染的一個重要來源。據《2006年福州市海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06年,海洋環境污染主要問題仍然是海水富營養化和氮磷比例失衡、海洋赤潮時有發生、海水養殖產品微生物超標、部分濱海濕地生態系統仍處于亞健康狀態等。隨著網箱養殖業的發展,自身污染所產生的環境影響將呈進一步加重的趨勢。
        (四) 海洋生物資源開發過度導致生物多樣性降低
        我國近海海灣屬于海洋生物生產力較高的海域,海洋生物種類繁多,漁業資源豐富,歷史上近海海灣捕撈一直在漁業生產中占很大比重。但漁業資源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過度利用,加上水域污染的影響,一些主要經濟魚類資源開始不同程度的衰退。到上世紀90年代,由于濫捕,海灣內傳統經濟漁業種類資源,有的嚴重衰退,有的已經枯竭,主要表現在漁業資源量下降,主要經濟種類產量銳減,漁獲質量下降,種間更替頻繁,已經無法形成漁汛。加之,由于大規模的開發、圍墾、建設,可能造成海洋資源開發不當、海洋生態環境破壞以及外來物種入侵等原因,我省海洋珍稀物種的種群數量繼續減少,面臨著消失和滅絕的危險。如目前,中國鱟等原來分布較廣且數量較多的物種也日趨減少;大黃魚等已經不成漁汛;文昌魚漁場已經消失;中華白海豚的數量不足百頭,紅樹林面積減少一半以上,候鳥數量也隨之減少。今后海洋資源的占用和開發建設帶來的污染,仍可能對其他珍稀物種和它們的棲息地構成威脅。
        (五) 長期無度、無序、無償濫采礦產資源致使生態系統遭受破壞
        近年來,由于濫采砂石,盲目筑壩、亂挖珊瑚礁等,使我國許多地區的生態系統受到破壞。我國的礦產開采總體規模小、資金不足、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落后、裝備較差;如海濱砂礦的采選場規模一般為中小型,以土法和半機械化開采為主,開采的機械化程度不高,工業礦物回收率較低。雖然,我國海洋礦產資源開發正經歷從沒有充分開發到部分資源開發、從單一資源開發向綜合開發的過渡,但長期的“無度、無序、無償”用海,以及粗放式的、無序的開發,使海洋環境污染逐漸加劇;如在我國海濱砂礦開發中,一直延續著無償使用制度,在開采生產中,普遍存在著采富棄貧現象,加之技術水平不高,只能采選其中的某一種或某幾種礦物,砂礦床中其他有用的礦物多被廢棄,這種浪費資源、破壞資源的情況比比皆是。此外,我省海洋基礎地質勘探與礦產資源勘探還比較落后,海洋開發前期基礎工作不足,給海洋礦產資源開發活動造成諸多不便,給海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與破壞。
        (六) 掠奪式地開發海洋旅游資源造成的海濱海島環境惡化
        近年來,我國十分重視對海洋旅游資源的開發,但是在開發過程中有些部門與個人,為了追求眼前的經濟利益,只開發不保護,或邊開發邊破壞;在海濱、島嶼上興建酒店、賓館、度假村、居民點的過程中,亂砍亂伐、亂搭亂建、取石挖沙現象嚴重,導致環境惡化;同時賓館企業缺乏有效有序的管理,將未經處理的生活、生產污水直排入海,各游船燃油泄漏污染常有發生;這種掠奪式的開發對海洋環境的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壞。
        (七) 開發技術落后,利用水平低
        目前,中國海洋資源開發技術的發展水平很不平衡,有些資源開發技術及設施還比較落后,海洋開發效率低、集約化程度低、資源浪費嚴重。特別在深海采礦及探測方面,我國技術設備不足,這使得我國管轄海域的勘探程度不高。而在海洋漁業方面,我國漁業捕撈方式與漁具落后,漁民普遍使用小網目(篩孔)漁具,從而使漁業資源受到損害等,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資源開發力度,同時對資源本身造成損害和影響。
        (八) 海洋資源權益之爭繁多
        我國海洋資源產權存在著被分割與破壞的威脅,世界上興起的“藍色圈地運動”,就是爭奪海洋資源產權。目前,在傳統海疆線內應歸我國管轄的南海海域有近200萬平方公里,但近年來,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文萊等國家紛紛以劃定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為由,大肆分割、侵占我國的藍色國土。此外,在東海、黃海,我國還同日本、朝鮮、韓國等存在劃界爭議。更為嚴重的是,我國海洋資源還遭到瘋狂掠奪。如在南海、黃海、東海,我國同周邊國家在漁業資源開發方面糾紛嚴重;在東海,日本、韓國無視我國多次抗議,聯合開發有爭議海域的油氣,還妄圖阻止我國在東海管轄海域內的油氣開發。在南海,周邊國家在我國管轄海域內大肆開發油氣,每年開采量已達4000萬噸以上。
        五、海洋資源的可持續戰略及相關保護對策
        (一) 我國海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
        為了實現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制定科學化、系統化和合理化的可持續發展策略。并使其符合環境、生態、效益三統一的海洋環境保護原則,防止犧牲巨大的生態環境條件,換取低微的經濟效益。
        1.大力發展可再生、無污染的海洋資源。我國擁有豐富的潮汐能、海流能、波浪能、海水熱梯度能和海水鹽度能,開發利用這些能源,不但可以緩解我國能源短缺間題,保持國民經濟的高速持續發展,而且對海洋環境沒有危害,可以防止海洋環境的惡化
        2.增加科技投入,不斷開發新的海洋資源。向海洋要新的食物、新的藥物、新的能源加強海洋資源的勘查力度,不斷增加海洋資源的后備儲量,保證海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3.依靠科技進步,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素質。使人們充分認識到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性,使人人具有海洋保護意識,是實現海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最堅實的群眾基礎
        4.不斷完善政策、法規建設,大力推行海域有償使用和辦理海域使用證“ 兩個制度” ,實現規范化的管理,改變目前無償、無度、無序的“ 三無”狀態,使海域的開發利用轉入有償、有度、有序的三有軌道。
        (二) 我國海洋資源的相關保護措施
        要想解決海洋資源開發中遇到的問題,需要我們從戰略高度認識海洋國土資源價值,強化海洋國土意識,增強對“海洋國土”的憂患意識;同時,要合理開發利用海洋國土資源,把海洋資源與陸地資源、海洋產業與其他產業相互聯系起來規劃,促進海洋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管理。對于涉及國家利益的海洋劃界問題,我們必須堅持寸海必爭的原則,努力維護我們的疆域和主權:
        1. 增強全民族的海洋意識
         海洋與陸地同樣是人類生命的重要支持系統。在未來的時間內,海洋將成為決定我國經濟實力和政治地位的極其重要的因素。在海洋資源問題上,我國政府歷來從維護地區穩定的愿望出發,奉行“主權歸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和平政策。但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周邊國家已經開始紛紛染中國的海洋資源,中國政府需要給予強有力的回擊。我們要從戰略的高度重視對公眾的海洋宣傳,普及全社會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海洋國土知識,使人們充分了解海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力促公眾積極參與海洋事務,形成全民族齊心協力關注海洋、開發海洋、保護海洋的局面。
        2. 大力加強海洋環境的保護和整治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是我國海洋資源開發過程中不容忽視的問題,海洋管理部門應將海洋資源開發與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生態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逐步淘汰污染嚴重、浪費資源的開發活動,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減輕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壓力。同時,要加強海洋生態建設和海洋保護區管理,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積極發展海洋資源和生態保護示范工程。開展重點近海海域的環境整治與恢復工作,要進一步完善海洋環境監測網絡,健全海洋環境立體監視體系。
        3. 加快海洋科技進步,繼續實施利技興海戰略
         大力推行海洋計劃,發展海洋高科技,積極參加國際海洋科技合作與交流,把各項海洋事業的發展切實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的軌道上來。 要提高海洋資源利用水平、擴大海洋資源戰略儲備,目前要重點發展深水油氣、天然氣水合物、大洋底資源勘探開發、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以及海洋監測及預報等關鍵技術和重大裝備,促進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
        4. 建立海洋綜合管理制度,切實抓好海洋法制建設和隊伍建設
         加快海洋法律、法規,建立和完善海域使用許可證制度、有償使用制度加強對海洋工作的宏觀調控和綜合管理,統一協調各涉海部門的事務,更進一步發揮沿海地方政府管海用海的積極性、建立健全中央與地方分級管理海洋的體制在建設強大海軍的同時,加快建立一支適合我國國情的統一的海上行政執法隊伍。
        5. 積極推進海洋產業優化升級
         我國海洋經濟各產業的構成及其比例需要優化升級。海洋產業結構不僅僅指海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之間的結構,也指海洋生產資料生產和生活資料生產兩大部類的結構以及海洋農業、輕工業和重工業之間的結構。依靠海洋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海洋人力資源素質的提升,增加海洋開發的資金投入,促使海洋產業結構日趨合理。
        參考文獻
        [1] 陳連增.促進海洋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有效保護[J].環境保護. 2011(10) 
        [2] 張祥國,李鋒.海洋資源價值及其優化開發戰略淺析[J].海洋開發與管理. 2011(07) 
        [3] 李開孟.我國海洋資源的開發及可持續利用[J].中國投資.2009(01) 
        [4] 孫悅民.中國海洋資源開發現狀及對策[J]. 海洋信息. 2009(03) 
        [5] 馬春生,潘紅,周洪英,陳文賓,林艷,馬衛興,高崢.海洋資源管理現狀及其可持續發展[J]. 科技資訊. 2010(01) 
        [6] 劉均國.淺析韓國的海洋資源開發政策[J]. 科技創新導報.2010(01) 
        [7] 陳國生.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J]. 網絡財富. 2010(03) 
        [8] 方平,王玉梅,孫昭寧,徐竹青.我國海洋資源現狀與管理對策[J]. 海洋開發與管理. 2010(03) 
        [9] 908專項系列特別報道 908專項:摸清我國近海海洋資源家底[J]. 海洋世界. 2010(09) 



        相關論文
        上一篇:試論當前我國國有企業面臨的困境.. 下一篇:論我國中小企業投資風險的成因及..
        Tags:我國 海洋 資源 利用 開發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計算機論文
        推薦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工商管理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th id="qkswa"></th>
          <samp id="qkswa"></samp>
          • <ul id="qkswa"><pre id="qkswa"></pre></ul>
          • <ul id="qkswa"><tbody id="qkswa"></tbody></ul>
          • <strike id="qkswa"></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