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6509
論勞動報酬的法律標準[摘要]勞動報酬,這個看似每個人都知道的問題卻并不是那么簡單。社會上越來越多的發生關于勞動報酬的糾紛問題,有的人對質公堂,有的人以性命相要挾,而國家和社會也越來越重視這個問題。我們應該認識到勞動報酬是權利不是福利,我們的最低工資規定與法治環境還不匹配。這說明我國的勞動報酬標準并不完善,之所以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不得不說有我們自己自身的問題。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法律標準的不明確。這存在兩方面問題:第一,是勞動者本身不知道如何用法律來武裝自己用法律來獲得自己應有的權利;第二,是我國的勞動報酬法律條例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陷需要我們來改正并且加以完善。[關鍵詞]勞動報酬 勞動條件 同工同酬 集體合同 勞動報酬,從表面意思來看就是勞動者所付出的勞動所得。這個看似每個人都知道的問題卻并不是那么簡單。社會上越來越多的發生關于勞動報酬的糾紛問題,有的人對質公堂,有的人以性命相要挾,而國家和社會也越來越重視這個問題。今天就讓我們大家從新認識一下勞動報酬,這個簡單卻又不簡單的問題。 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勞動報酬是權利不是福利,[肖擎:《勞動報酬是權利不是福利》,珠江晚報,2006年5月9日]我們的最低工資規定與法治環境還不匹配,只是一種效果不會十分明顯的妥協手段,在自生秩序發生不了作用的社會里這也許是一種有效力量,但在一個頑固的嗜利環境里效果也可能是非常有限的。 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所長劉開明說,“全國沒有一個省市的最低工資達到國家要求,即當地月平均工資40—60%的標準!边@一說法被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蘇海南所證實,近段時間,社會對最低工資的關注越來越熱烈。這說明我國的勞動報酬標準并不完善,為什么勞動與報酬達不到正比呢?我認為這有多方面因素: 第一,收入分配制度的差異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在對所有制結構進行改革的同時,對分配制度也進行了改革與調整。主要是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后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這種分配方式可以說是適合我國國情需要和發展的但是也有它自身的問題,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勞動是創造價值的源泉。不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不論是簡單勞動還是復雜勞動,一切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的勞動,都是光榮的,都應該得到承認和尊重。同時,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都參與了社會財富的創造,應當參與收益分配,根據它們在商品生產中貢獻的大小取得相應的報酬。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雖然我們反對平均主義,提倡按勞分配,但在實際生活中,這一分配原則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特別是一些人還誤認為平均主義是社會主義的一個基本特征。結果,在這一認識支配下,按勞分配的原則得不到很好貫徹,導致嚴重的“吃大鍋飯”現象,挫傷了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我們又誤認為按生產要素分配是資本主義的作法,一概加以排斥,結果抑制了經濟效率的提高。而且在現今社會的發展之下人們越來越多的出現了重腦力輕體力,重效益輕質量的問題。往往是一個公司白領一個月的收入可以抵上農民一年的收入,一個公司為了增效經常采取減員的辦法,造成大量下崗職工不但是給個人家庭更是給國家造成了不小的負擔。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法律專業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