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300
當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及預防對策【摘要】:在我國,根據《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和《刑法》的有關規定,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未成年人犯罪存在著低齡化、智能化、團伙化、殘忍化等特點。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已經成為席卷全球具有共同性的問題,它被不少犯罪學家和刑法學家稱之為難以醫治的“社會痼疾”。未成年人犯罪有其自身、家庭、學校和社會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們要從多個方面進行綜合治理,以達到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效果。【關鍵詞】:未成年人犯罪 犯罪特點 犯罪原因 預防對策 正文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 1、低齡化。犯罪年齡的低齡化是當前未成年人犯罪比較突出的特點。由于現在生活水平提高,社會的飛速發展,未成年人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途徑比較廣泛,這使他們生理上、心理上的發展都比過去提前了。現在未成年犯罪的平均年齡只有15歲,有的案犯甚至不到14歲。據調查,未成年人初次違法犯罪年齡15歲以下的,占未成年人犯罪的二分之一,少年教養人員中,15歲以下輕微違法的占五分之四,這些數字都表明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齡明顯比過去提前了許多。[1] 2、成人化、智能化。隨著科學技術、文化事業的迅猛發展,現代化的信息流動加快。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手段有向成人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趨勢,較之過去隱蔽、狡猾,反偵查、逃避打擊的能力明顯增強。一些未成年人作案時,還充分利用現代化的通訊聯絡、現代化的交通工具,電子設備等進行作案。另外,一些年僅14、15歲的少年竟成為違法犯罪團伙的首犯或主犯。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法律專業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