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828
談談我國名譽權法律保護中的幾個問題
[摘要]:我國《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形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自從《民法通則》實施以來,過去很多訴訟到人民法院的損害名譽權案件日益增多,并有繼續上升的趨勢。這類案件,尤其是涉及新聞出版單位的案件、情況比較復雜,影響面也大,因而為社會各界所關注。由于《民法通則》對名譽權的規定還比較原則,以前就名譽權在法律上很少有研究,人民法院審理這類案件尚缺乏經驗,許多問題需要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認真加以探討。為此,筆者就名譽權法津保護中的幾個問題談些粗淺的認識。[關鍵詞]:名譽權 隱私權 輿論監督 一、有關名譽權與隱私權的關系問題:目前,人們大都把隱私權納入名譽權的范疇,通常認為,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也就損害了公民的名譽權。因此,隱私權屬于名譽權的一部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的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也規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傳他人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①。”對此,筆者持有不同看法,成然,隱私權與名譽權有一定的內在聯系,也有一些相似之處,如擅自公開他人隱私,在一定的場合或程度上也會損害他人的名譽權,二是同屬人格權的范疇。在立法沒有做出新的觀點之前,處理損害公民隱私權的案件比照侵害名譽權的處理原則,也是可取的和有效的。但是,公民的隱私權與名譽畢竟是有區別的,主要表現在:1、二者的含義不同。隱私權是指公民對自己不宜公開或不愿為他人所知的個人秘密的不同侵犯性的權利,而名譽權是指公民和法人對于根據自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法律專業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