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改之路 上下求索 終生不悔 轉眼間,教育教學改革已十年。這十年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個充滿酸甜苦辣、喜怒哀樂或是充滿著含淚的微笑的十年。因為,課改以來,我在教學上經(jīng)歷了一次次成功的喜悅與失敗的痛苦,我漸漸的懂得了什么才是確確實實的課程改革。 自小受的是傳統(tǒng)的教育,工作后又以此模式作為了我教書育人的方式。埋頭于教材之中,苦干于課堂之上,每節(jié)課后對照教參,慶幸完成了教學任務。期末手捧考試成績,看著紅色的100分,數(shù)數(shù)有幾個,臉上便情不自禁透出些欣慰。曾為班里學生手背的好,身坐得直,目不斜視,為自己的訓練得法而感到驕傲;曾為學生和自己碰面就躲或怯生生問一句“老師好”而體會到威信;也曾反思過課堂上舉手的人為什么越來越少,見面就喜歡溜邊的人為什么越來越多,而后這些念頭轉瞬即逝,又被繁忙的工作擠走了,自己依然處于閉門造車、固步自封之中而無察覺。 直到一次公開課教學結束后,在面對幾位領導的點評時,我差點沒挖個地洞鉆進去。記得那是我剛剛走上工作的崗位,恰遇青年教師賽講,躊躇滿志的我精心準備了一堂公開課,想把學到的課改理念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上面,想得到同事和領導們的肯定,幻想著金光閃閃的光環(huán),可是事與愿違,課堂上學生極其“不配合”!他們有的只顧玩我設計的游戲,有的學生低著頭在竊竊私語……根本就沒有理會站在講臺上的我。我努力的想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卻感覺到回天無力。課后,領導和同事們的評價是“你沒有備學生!”“你覺得你的學生在這堂課上學到了什么嗎?”“你沒能把課堂交給學生!”“你這還是穿新鞋走舊路”。甚至有位領導一針見血的全盤否定,當然我也就與這次賽講失之交臂.這一次的失敗我受到了很大的打擊,我大哭了一場,甚至產(chǎn)生了一種可怕的想法:我不太適合當老師。那時的我真的覺得很迷茫、很困惑。我的心特別難過,強忍淚水,心灰意冷時,善解人意的李龍鳳老師來了,拍拍我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年輕人本來就是要多學習,多思考!要想充分駕馭課堂,就必須多學習教學理論,多聽優(yōu)秀課,多走進前輩老師的課堂,多自我反思,多走進孩子的世界,多與家長交流。” 感謝恩師的雪中送炭,恰如一縷春風吹入了我的心田,我好像撥開了云霧見到了青天。暗暗下定決心我要努力學習,是呀,我曾陶醉于一些優(yōu)秀的公開課中,曾沉浸于專家們那精辟的論述中,更是把課程改革理想化、簡單化了。我的筆記本上寫滿了各種先進的理論與經(jīng)驗,我的書架上也擺滿了各式各樣最新的課改書籍。但這么多先進的理論,真正屬于我的又有多少呢? 我苦苦地反思著、探索著,“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師如果不學習,課改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首先,我從讀書開始。我時常閱讀經(jīng)典作品,通過讀書加深自身底蘊,提高自身學養(yǎng)。在讀書中體會學習的快樂,我就明白了“作為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甚至必須有源源不斷的活水”的真正含義。課堂上,自己涉獵的知識面愈寬廣,愈深厚,學生從中汲取的養(yǎng)分就愈多,學生從心理上會被老師的淵博所折服。因此,在我的引導下,很多學生讀了很多經(jīng)典名著,大大地提高了語文學習素養(yǎng)。新課程的理念告訴我:學生不是裝載知識的容器,不是知識收購站,他們需要的不是一杯水,一桶水,而是自己去探究、去尋找整個知識大海的能力!課堂不是老師的獨奏,而是師生的合奏,演奏主旋律的是學生,老師只是那個伴奏者!允許他們“針鋒相對”,善待他們的“天馬行空”,保護他們的“桀驁不馴“,鼓勵他們的”各領風騷“,才能造就出富有生機、充滿活力的學習生活。 從請教開始。“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薄C慨斣诮虒W過程中遇到困惑的時候、每當面對學生深感無力的時候、每當進行教研活動頭腦被束縛的時候,我總會去請教別的老教師。每次上課前,我必定多方搜集相關材料,進行征集、匯編、整理、記錄、演練,然后再和有經(jīng)驗的教師進行交流,積極聆聽、采取他們的高深智慧和精辟見解,隨時記錄,隨時采納,常常為了上一堂公開課,和我的恩師我的領導研究到深夜,漸漸的,在課堂上,激發(fā)了很多學生的靈感,使課堂不再單調,不再乏味。 從網(wǎng)絡開始。眾所周知,在這個信息網(wǎng)絡時代,教師無論怎樣勤勉努力地學習,都成不了百科全書,當然,也沒有必要去成為百科全書。借助網(wǎng)絡,我可以搜集所需的資料,及時得到有關課改的最新信息,如名師的教學案例,我注意汲取精華為我所用,有時在名師觀點的啟發(fā)下,也積極與自己的觀點相融合。我有一種切身的體驗,如果我的課準備得很充分,我心里十分踏實,這樣不但能激發(fā)自己的靈感,同樣也能激發(fā)學生的靈感,反之,老師茫然不知所措,學生怎能不一塌糊涂?每想到這里,我就倍加努力,對自己從來不妥協(xié)、不謙讓,一直踐行著領導的把每一堂課當做公開課的要求。 從反思開始,“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惑。新課程要求我們做一個反思性的老師,勇于在反思中奮進。教師到底反思什么呢?我認為一方面要反思學生典型的課堂活動,另一方面還要反思自己的教學得失。教師只有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認識自己、教育自己、實現(xiàn)自己,把育人和育己看成是同一件事情的兩種不同表達方式,每天都學習一點、反思一點、落實一點、改進一點,才能在反思中更好更快地提升自己。 課程改革為我們這些青年教師的成長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難得的機遇,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課改的探索實踐中,教師要學會等待,學會分享,學會寬容,學會合作,學會選擇,學會創(chuàng)新,將先進的教育理念體現(xiàn)在日常的教育行為中。這是在課改培訓中我聽到的印象最深的一段話。 經(jīng)過幾年的大膽、刻苦實踐,我的課堂終于變樣了!可以說爆發(fā)了青春的活力。課改使課堂變活了,變得更有趣了,使老師更親切了,使學生的學習情感和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極大變化,他們回答更主動了,敢講、敢說、敢問、自信又活潑。真正體現(xiàn)新型學習方式——主動、探究、合作。 2006年,我在校領導的鼓勵下,參加了介休市教學能手的評選,我抽到的課題是《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當抽到課題時,心中便產(chǎn)生了兩種不同的思路,是學完課文再學古詩,還是隨著課文學古詩,思來想去,我選擇了后者,大膽地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出乎意料,我很榮幸得到了領導的認可,捧著那張能手的證書,我興奮不已,我嘗到了課改的甜頭。以后我又參加了送教下鄉(xiāng)活動,課題是《江雪》,眾所周知,古詩最難講解,它語言太精湛,學生最不易理解,新課改要求,不宜翻譯成白話文就草草了事,應該讓學生體會語言的美感,理解其中蘊藏的深刻思想和領悟古人的精髓哲理,學生本身就不感興趣,你又如何能讓之理解深刻呢?區(qū)區(qū)二十個字,如何上的精彩紛呈呢,我犯愁了。于是索性先不上課,就和學生談學習的感想,聽取學生的見解,最后達成一致意見,把課堂放手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講解,學生自己搜集資料,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也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聽著學生的“他在釣春天”“他在釣希望”,看著學生稚嫩的簡筆畫,我明白學生理解了,任務完成了。在《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的教學中,我恰當?shù)囊昧朔堑鋾r期感人的視頻,學生潸然淚下,葉欣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是多媒體課件為我的課堂“如虎添翼”,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看到自己所取得的小小成績,我提醒著自己:決不能驕傲,學無止境,教無止境。課改,像一聲春雷,驚醒我沉睡的生命,激蕩起孩子們智慧的潛能,更指引著我,在碰撞和磨礪中一步步成長起來。課改如同一股新鮮的血液流進了我的心田。新課改,就如同那汨汨的溪水,只有時時地更新,才能永流不竭。有了幾年多的體驗,我還將繼續(xù)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同事學習,向學生學習,向自己學習,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將不斷更新自己的理念,在課程改革的征途上上下求索,此生不悔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如發(fā)現(xiàn)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lián)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ǎng)(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wǎng)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法律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yè)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