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106
淺談電子政務與社會公正 要保障社會的公正,必須對傳統的政府進行改造,建立公共服務型政府,使其職能由管理型轉變為服務型,由控制型轉變為法制型,由封閉型轉變為公開、透明的民主型。 一、電子政務為社會公正創造了有效的社會控制機制 法律是社會控制機制最有力的工具。法律,一方面確定政府對于公民權利的責任,另一方面制約政府對于公民權利可能造成的損害。因此依法行政,是保障社會公正的基礎。但是,如果缺乏有效的執法控制機制,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仍然會嚴重地侵害社會公眾的權益。電子政務借助于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將法律固化于行政管理的計算機程序控制之中,使政府行政的主觀性受到極大地抑制,行政運行過程是在計算機程序的制約下完成的,任何部門和個人都無法違反程序的控制而自行其事。 例如:網上行政審批系統,是將行政許可法以及審批制度的規定,納入計算機的程序管理控制之中,行政審批的過程完全在計算機程序的控制之下進行。在進行項目審批時,用戶提交的審批文件,按照程序控制的流向,通過網絡自動發送到相關的審批部門,審批部門收到需要審批的文件后,必須在程序設定的權限與時間內進行文件的審批。審批過程中,不僅流程中的所有審批部門、申批內容、審批過程,是透明、公開的,而且行政審批系統流程中各個部門的審批權限和職能,是依據法律的規定,以程序的方式進行了嚴格的限制的,因此,任何部門和個人都無法自行違法“設權”和“越權”審批。 由此可見,電子政務將法律和制度定置于計算機程序管理的系統中,確保了行政過程必須依據法律、執行法律、受法律嚴格的限制,為保障社會公正建立了有效的社會控制機制。 二、電子政務為建立開放式的公平發展環境創造了條件 開放式的公平發展環境,是維護社會公正的首要條件,只有在一個開放式的公平發展環境中,公民才可以享有公平的起點與公平的機會。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的電子政務系統,以其特有的開放性與透明性,為建立開放式的公平發展環境創造了條件,為每個社會成員創造了一個公平發展的機會和社會環境。 電子政務改變了傳統政府官本位的運行模式,在網上建立了一種以公眾為中心的“一站式”服務,為每個投資者、納稅人提供高效、公開、透明的、跨越時間、地點、部門、層級的“一體化”服務。網上的一站式服務,對于每個社會成員都是一視同仁的,公眾不再需要直接與傳統政府中那些官僚機構以及官員直接周旋,而是通過網絡提出自己的辦事請求,通過網絡接受政府提供的服務。因此,每個人都不會受到地位、職業、身份、性別、年齡等因素影響,而公平的享受政府提供的服務。 政府門戶網站的發展,大大推動了政府信息資源的公開與共享,政府必須依法在互聯網上向社會公開政府的政策法規、政府的重大決策、政府管理的各項活動、辦事程序、方法和辦事結果,以及社會成員經營與發展所需的政治、經濟信息,使每個社會成員平等地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電子商務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