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5596
電子商務風險的幾點思考[摘要] 作為一個新型事物,電子商務雖然給社會帶來便利和財富,但是它的發展風險依然是不可避免的,只有解決了風險問題, 電子商務才有長足的發展。本文首先介紹了電子商務的由來和發展現狀以及電子商務蓬勃發展景象下的安全風險,然后對電子商務風險中的信用風險、運行環境風險和法律風險進行分析, 最后展望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關鍵詞] 電子商務,風險,對策 一、前言 1.電子商務的概念及發展現狀 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因特網開放的網絡環境下,基于瀏覽器/服務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 我國電子商務最初是國家以國家通信網絡為基礎,以國家“金關”工程為代表,外經貿管理服務為重要內容的電子商務工程而逐步發展起來的。隨后我國政府又相繼實施了“金橋”、“金卡”、“金關”等一系列金子號工程,為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作了鋪墊。有了這些基礎。近幾年來我國電子航務得到了迅速的發展,F階段我國電子商務的狀況可分為以下幾點: (1)近年來我國計算機擁有量、網絡用戶、網站數量飛速增長。據有關數據統計2000年我國計算機安裝數為2200萬臺、網絡用戶為2250萬、域名數為212萬、網站數為26.5萬,但截止到2002年12月份,相同的變量指標為3900萬、2083萬、5910萬、17.9萬和37.1萬。 (2)電子政務工程在各級政府的應用已經初見成效。許多省份的鄉鎮政府已經全部上網,各級政府已經普遍形成了在網上發布政府信息的工作模式,建立了面向群眾的信息發布及查詢系統,設立“市長信箱”、“政府信箱”等,建立起了良好的交流反饋渠道,提高了政府與群眾之間的交流效度,實現了跨部門的網上聯合審批。 (3)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環境持續改善。所謂電子商務的發展環境包括:網絡基礎建設運行環境、法律環境、市場環境、網上支付、信息安全、認證中心建設等。以上方面的逐步完善以及國家有關電子商務的政策法律的出臺,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基本的條件。 (4)行業電子商務正迅速發展。各個行業都開始建立網站,開展網上信息發布,進行網上洽談、簽約,開展網絡營銷。其中經貿部在國際互聯網上建立了在線廣交會、中國商品交易市場、中國技術出口交易會等系統,并通過網絡實時監控、管理全國商業銀行的運營情況;在零售業中,據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抽樣調查,全國62.7%的零售業建立了局域網,38.8%的零售業通過網絡發布商品信息,17.9%的零售業提供網上購物方式,僅有3%商務零售企業還實行供應商管理庫存。 2.電子商務的安全風險 隨著金融危機的蔓延以及互聯網應用的普及和人們消費方式的變化,作為一種新興的銷售模式,電子商務在便利、商品展示、零庫存管理等方面的優勢體現得愈發明顯。目前我國互聯網上網人數已超過3億,躍居世界第一位。新興的電子商務、網上店鋪等“網絡經濟”成為一股潮流。2009年上半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規模突破千億元,同比增長94.8%。網購展現出巨大的市場增長潛力,這表明新的商業模式己建立并興起,電子商務正在向一個新時代邁進。由于電子商務建立在高度開放的因特網平臺之上,相關的商業報價、方案、談判、支付等機密信息都在網絡上處理、存儲和傳輸,這就對其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性也成為決定電子商務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問題。電子商務的安全與其他計算機應用系統的安全一樣,是一個完整的安全體系結構,它包含了從物理硬件到人員管理的各個方面,任何一個方面的缺陷都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整個電子商務系統的安全性。電子商務的安全性主要是網絡平臺的安全和交易信息的安全。而網絡平臺的安全是指網絡操作系統對抗網絡攻擊、病毒,使網絡系統連續穩定的運行。因此要求電子商務系統具有有效性、機密性、可靠性、即時性、身份認證能力、審查能力等。由于電子商務是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的,因此它不可避面臨著這一系列的安全問題。 二、電子商務風險表現 1.電子商務交易中的信用風險 電子商務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消費者對網上交易的信任程度, 如果有消費者在網絡交易中出現事故, 那么這將是電子商務在樹立信用形象中的一大損失。電子商務的信任風險實質是由網絡交易的虛擬化造成的, 進行交易的個體可以說是素昧平生, 主要的交易信息不能真正被交易對象掌控, 所以極易引發信用風險。首先是買方信用風險, 在網絡中個人可以任意偽造信息, 可以偽造假信用卡騙取賣方商品。使用別人的信用卡使購買商品, 造成賣方損失, 從而給賣方帶來風險。然后是賣方信用風險, 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原因, 消費者不可能全部掌握商家商品信息, 賣方商品信息不完全、不準確或商家過分誘導消費者, 從而誤導消費者購買行為, 商家利用Cookie文件套取消費者信息, 獲得身份識別碼、密碼、用戶在web站點上購物的方式或購物記錄, 這些都會對消費者的利益產生影響。另外, 賣家單方面毀約, 不履行交易, 也會對買方造成損失。 2.電子商務運行環境的風險 (1)信息泄漏:在電子商務中表現為商業機密的泄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交易雙方進行交易的內容被第三方竊;交易一方提供給另一方使用的文件被第三方非法使用。 (2)竄改:在電子商務中表現業信為商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的問題。電子的交易信息在網絡上傳輸的過程中,可能被他人非法修改、刪除或重改,這樣就使信息失去了真實性和完整性。 (3)身份識別:如果不進行身份識別,第三方就有可能假冒交易一方的身份,以破壞交易、破壞被假冒一方的信譽或盜取被假冒一方的交易成果等,進行身份識別后,交易雙方就可防止相互猜疑的情況。 (4)電腦病毒問題:十年來,各種新型病毒及其變種迅速增加,互聯網的出現又為病毒的傳播提供了最好的媒介。不少新病毒直接利用網絡作為自己的傳播途徑,還有眾多病毒借助干網絡傳播得更快,動輒造成數百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5)黑客問題:隨著各種應用工具的傳播,黑客己經大眾化了,不再像過去那樣非電腦高手就不能成為黑客。曾經大鬧雅虎網站的黑手黨男孩就沒有受過什么專門訓練,只是網上下載了幾個攻擊軟件并學會了如何使用,就在互聯網上大干了一場。 3.電子商務法律風險 由于電子發商務的展歷史不是很久, 而且電子商務是在全球化的環境下開展的, 這樣立法的不健全和立法的國家差異性,嚴重地制約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電子商務的開展存在著嚴重的法律風險。 (1)電子商務交易的法律風險。電子商務是在網絡間進行的, 是一個虛擬環境。電子商務交易可以看作是無紙貿易, 電子合同, CA 認證、電子商務認證機構、電子貨幣、電子數據、電子簽名、網上銀行、網上支付這些都是無紙的體現, 這些也是電子商務進行的基本要素, 可現今對這些虛擬機構、事物法律監管并不完善, 例如對于交易雙方的身份問題、交易指令有誤時責任承擔問題、支付和劃撥電子資金問題、各銀行之間的責任問題、電子貨幣的發行和流通問題, 這些問題使得電子商務認證、交易會有不受法律保護的風險。(2) 電子商務中知識產權侵權的風險。電子商務蓬勃發展, 在網絡高速發展的同時一個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電子商務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