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從知識人才對公司財務觀念、財務目標、財務內容及財務報告的影響出發,論述了知識人才在公司財務中的重要作用,同時探討了知識人才時代公司財務的創新與發展方向。 關鍵詞 知識人才 公司財務 硬財務資源 軟財務資源
1 引言 知識人才是以知識資源為依托,以高新技術為核心,科技研究開發為重要基礎,以信息技術作為支柱、以服務為宗旨,不斷提高人力素質和技能的經濟。它是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1996年的“科學、技術和產業發展”報告中首次提出的一個全新概念。與工農業經濟相比較,知識人才具有經濟信息化、全球化與創新優先等特征,并將成為21世紀經濟發展的主流。公司財務作為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勢必受到知識人才的影響。本文試從知識人才對公司財務的影響出發,探討公司財務的創新與發展方向。 知識人才對公司財務觀念的影響 知識人才時代的到來,客觀上要求公司財務管理人員必須樹立新的財務管理觀念,主要有: 2.1 泛財務資源觀念 傳統的公司財務是以資金活動作為管理的對象,資本是公司理財的資源。知識人才的到來對企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影響是改變了企業的資源結構,并豐富了資源的內容。面對知識人才的挑戰,企業必須確立新的財務資源觀念,并以此拓寬理財的范圍。新的資源應包括硬財務資源和軟財務資源兩部分。其中,硬財務資源是指客觀存在的、能被企業利用的有形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和傳統的財務資源;軟財務資源是以智力為基礎的或無形的資源,包括知識資源和時間資源等。目前公司財務普遍偏重于核算有形硬資產即流動資產、長期資產,而對沒有實物形態的無形資產核算嚴重不足,甚或不入賬,略而不計,這些軟資產主要包括智力資本、知識產權、自創商譽等。然而,軟資產在21世紀企業組織的資產結構中占有的份額越來越大,已經成為首要的資產,例如,方正延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上賬面資產合計約10億元,其時普通股市價總值約20億元,賬面價值與市場價值的差額主要是智力資產。 一般來講,軟資源對硬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決定性作用。硬資源是被動的,軟資源是主動的,人往往利用軟資源來開發和利用硬資源。工業經濟時代,對企業發展起決定作用的戰略性資源為硬資源即傳統的自然資源和財務資源,而知識人才則將戰略性資源轉移到知識、信息及其創新能力上來,軟資源或知識資源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首位資源。知識人才的主體是知識型企業,而對知識型企業來說,競爭成敗的關鍵因素已不再是硬資源而是知識資源。因此,企業在理財時應確立“軟資源第一”的觀念,并通過合理的資金運作,培育和擴張軟資源,以此優化企業資源結構,順應知識人才發展的要求。 2.2 風險理財觀念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市場機制的作用,使任何一個市場主體的利益都具有不確定性,客觀上存在著蒙受經濟損失的機會與可能,即不可避免地要承受一定的風險。而這種風險,在知識人才時代,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將會更加增大。這些影響因素包括:(1)信息傳播、處理和反饋的速度將會大大加快。如果一個企業的內部和外部對信息的披露不充分、不及時,或者企業的管理當局對來源于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各種信息不能及時而有效地加以選擇和利用,均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決策風險;(2)知識積累、更新的速度將會大大加快;(3)產品的壽命周期將會不斷縮短;(4)“媒體空間”的無限擴展性以及“網上銀行”的興起和“電子貨幣”的出現,使得國際間的資本流動加快,加劇了貨幣風險;(5)無形資產投入速度快、變化大,它不像傳統投資那樣能清楚地劃分出期限與階段,從而使得投資的風險進一步加大。所以,公司如何在追求不斷創新發展與有效防范、抵御各種風險及危機中取得成功,便是財務管理需要不斷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知識人才對公司財務目標的影響 公司財務的目標是公司理財活動所希望實現的結果,是評價企業理財活動是否合理的基本標準。普遍的觀點認為,公司財務的目標從“產值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發展到“股東財富最大化”,是現代理財認識上的一大進步。知識人才時代的到來,也使得公司財務的目標被賦予了新的內涵。一般來講,公司財務的目標也就是將其資源配置達到最優化,它應該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配置什么資源,二是將資源配置給誰,三是如何判斷配置優化的實現? 財務資源配置內容 公司財務所配置的資源應包括硬財務資源和軟財務資源。隨著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硬財務資源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和相對價值下降,而軟財務資源的作用和相對價值在上升。因此,企業的理財應在尊重硬財務資源的同時,重視軟財務資源的戰略作用及其對硬資源的調控作用。 財務資源配置主體 在知識人才時代,公司財務資源配置的主體是企業所有的利益相關者而不僅僅是股東。在如今多元化的社會里,公司的利益相關者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同企業之間擁有正式的、官方的或契約的關系,如出資人(股東與債權人)、員工和顧客,也包括其他利益相關者如所在社區、特殊利益團體和社會公眾等。企業在配置財務資源時,必須考慮其全部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要求。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對企業有不同的財務利益要求,投資者期望其資本有效增值最大化,員工期望其薪金收入最大化,政府期望企業的社會貢獻最大化,公眾期望企業的社會經濟責任與績效最大化,等等。企業的理財,應兼顧和均衡各利益相關者的財務利益要求。這樣定位財務目標,既考慮了出資人的利益,又兼顧了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要求和企業的社會責任,既適應知識人才的要求,又體現可持續發展財務的特征。 財務資源配置規則 按照“股東財富最大化”的財務目標觀點,當企業資源配置有利于股東財富增長時,就被認為是優化的,否則就認為是非優化。如果沒有合理的財務資源配置規則,難免會導致資源環境的破壞。因此,財務資源配置規則應體現公平與效率的統一,應包括社會規則、人的規則、經濟規則、資源規則和環境規則等方面,并使幾方面達到協調和統一。 知識人才對公司財務內容的影響 資本是公司經營的起點和終點,也是傳統財務的研究對象,公司財務的主要內容是解決財務資本的合理籌集與配置,即籌資管理、投資管理和收益管理。伴隨著知識人才的到來,公司財務的內容應進行調整與拓展。 將知識資本納入公司財務 公司要把知識資本作為對未來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戰略資本來培育,需要財務的有效配合。一方面,企業應把培育知識資本作為理財工作的內生性要素來看待;另一方面,財務在運作資金時要有利于知識資本的培育,并將其作為最重要的理財戰略。公司財務所籌措的資本,應當既有財務資本,又有知識資本,應盡可能多的吸收外部知識資本來改善企業的軟資源環境,并通過傳播、擴散、對外投資等方式,最大限度的發揮知識資本的潛能。知識資本比財務資本更具有增值性。知識資本化后,企業應研究知識資本所有者參與收益分配的原則與方法,并且還要研究知識資本的價值和運作效率的指標,來構筑一套知識人才時代的公司財務評價指標體系。 將資本經營納入公司財務 知識人才加劇企業的技術競爭與商品競爭,在知識人才條件下,公司應善于尋找和開拓新的盈利空間和機會,資本經營就屬此類。資本經營是對資本的籌劃和管理活動,其類型有三種:一是資產重組,即通過調整資產存量和增量結構及資產功能來提高資產運作效率的經營活動,具體方式有多元化經營、兼并與收購、剝離與分立、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等;二是負債經營與債務重組;三是產權重組,即通過產權主體的換位、產權主體的多元化、產權功能的分割等提高資產運作效率的經營活動。資本經營活動中,收益、成本與風險并存,因此應研究對資本經營進行科學決策和有效控制的程序和方法,并將其納入公司財務體系,研究制定一套資本經營的效率評價指標體系。 4.3 建立反映知識資本價值的指標 知識資本所反映的是市場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值。隨著知識人才時代的到來,許多公司,尤其是英特爾、微軟等高新技術企業在股票上市后,其市場價值往往比其賬面價值高3—8倍;而有些公司雖然其賬面價值巨大,但其市場價值卻每況愈下,以致最后陷入破產的絕境。可見,隨著知識人才時代的到來,反映知識資本價值的指標必將成為公司財務評價指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有兩個:一是“評估”作用,即反映一個公司的發展潛力情況;二是“導航”作用,即指明公司存在的缺點以及將來發展的方向。無論是公司的管理當局,還是公司的投資者、債權人、顧客等相關利益主體,都必將十分關心和重視反映公司知識資本價值的指標。 知識人才對公司財務報告的影響 在知識人才條件下,財務報告將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根據知識人才對財務報告的影響和要求,不同于以往財務報告模式的新型財務報告觀念將會大量出現。 按需提供財務報告成為可能 在知識人才條件下,財務報告使用者的范圍要比工業經濟條件下財務報告使用者的范圍廣泛的多,而且他們的信息需求是不同的和變化的。比較經濟地、大規模地按需編制的財務報告模式有兩個基本條件:會計信息模塊化和會計報告自動生成模塊化。而這兩個基本條件在傳統經濟手工賬務處理環境下,在技術上是很難實現的。但在知識人才時代,由于因特網、信息技術及管理方法的進步使得許多行業中企業可以大規模快捷地按顧客需要提供財務報告。 電子聯機實時報告的興起 電子聯機實時報告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在任何時點,信息使用者都可以從網絡上獲得最新的財務報告,而不必等到一個會計期間結束才可獲得。電子聯機適時系統可以使企業在經濟業務發生時實時計量,信息使用者也可以從網絡上獲得最新的報告,從而提供信息的可靠性。可以預見,隨著未來會計信息發布和傳輸逐步由現在的書面形式轉向電子形式,一個全國性乃至全球性的會計收集、分析和檢索網絡將形成。電子聯機實時報告系統的建立,是對現行報告模式以及圍繞現行報告模式而建立起來的概念、觀點、會計規范、審計規范等進行的一場深刻革命,也是未來會計信息披露邁向高級階段的必由之路。 5.3 強調投資決策信息 傳統財務報告存在著重財務分配表述、輕投資決策分析的傾向,而在知識人才下,財務會計報表的有用性要求會計面向未來,提供與更多決策相關的信息。因此,未來財務報告應強調與財富相關的會計信息和投資決策相關的會計信息并重,并在會計原則上權衡考慮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 5.4 財務報告目標進一步轉向以顧客為中心 傳統的財務報告目標側重于具體的實現和配比規則所形成的凈收益的計算和呈報,即關心的是數據的收集程序和財務報表的格式。1994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財務報告特別委員會(FASB)發表了詹金斯報告(《論改進企業報告》)。這一報告的特征是徹底以顧客為導向,即提高信息使用者的滿意度。該報告建議的關鍵問題是:第一,推薦未來信息和預測信息的揭示。在知識人才時代,企業面臨的環境越來越復雜化,企業的將來并不是過去事物發展的延伸,即依靠過去的信息預測企業的未來狀況以及未來現金流量是不十分充分的。現行的公開信息報告將面向顧客,而且將變得更大,更具長遠性。第二,外部財務報告與內部財務報告謀求融合。第三,不局限于財務信息,還要求揭示與企業經營環境和競爭狀況、且反映行業發展動向相適應的非財務信息。 6 結論 由以上論述可以看出,知識人才對公司財務觀念、財務目標、財務內容及財務報告都將產生巨大的影響。知識人才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隨著知識人才時代的到來,作為企業管理中心的財務,只有不斷創新與發展,才能為公司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主要參考文獻 1 王光遠,吳聯生. 中國會計理論研究:回顧與展望. 會計研究,2000, 10: 8-1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財務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