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949
淺談衍生金融工具的會計處理問題[摘 要]近年來,隨著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后,我國的金融業正進入重大轉折時期。一些新興的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保險公司正在或即將迅速進入我國市場,形成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局面。然而,目前我國金融企業存在著不良資產問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較低,有的企業潛伏著一定的金融風險。縱觀世界金融業興衰的案例,我們認識到,金融業的發展及其風險的防范與會計標準和會計披露相關。當一個國家金融業將與國際金融相融的時候,應當重視金融工具對會計處理的研究。為規避風險及降低資金成本,金融機構、企業以及個人迫切需要開辟一些新的,富有創見性的途徑。 [關鍵詞]衍生金融工具 會計處理 衍生金融工具是以貨幣、債券、股票等基本金融工具為基礎而創新出來的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的產生和發展是為了適應風險管理的需要,它有別于一般的金融現貨交易,其主要功能是保值或投機。衍生金融工具有五大特征:杠桿性、依存性、靈活性、表外交易及其定價的復雜性。 一、衍生金融工具會計處理的難點 衍生金融工具特有的風險和特征,對傳統的財務會計的確認、計量與披露都造成了沖擊。綜合起來,現行會計理論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根據傳統會計理論,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上述定義立足于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對未來發生的交易和事項不予確認。但衍生金融工具大多是在未來某一日期履行的合同,這些合同所代表的權利和義務并不符合財務報表要素的定義。 其次,傳統會計理論在會計計量方面一般都遵循歷史成本原則,而衍生金融工具是以人們對未來利率、匯率等相關經濟因素的主觀預期為基礎的。歷史成本不能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真正價值,也不能正確地計量合約市價變動引致的損益變動,此外還存在由于人為因素虛假反映衍生金融工具價值的情況。 再次,衍生金融產品對傳統會計信息披露也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在傳統會計模式下,衍生金融工具只能以表外業務的形式出現,在如何進行披露上并無統一的標準。二、我國衍生金融工具會計處理的現狀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B)等權威機構紛紛將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準則作為研究的焦點,我國財政部也于2006年頒布了關于金融工具的新會計準則,并在上市公司中率先執行,這為衍生金融工具的會計處理確立了基本原則。 第一,在會計確認方面,在我國2006年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中,引入了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這一新概念,把衍生金融工具作為一個新的、單獨的會計要素納入會計報表體系。 一是初始確認。新會計準則第四章中規定:“企業成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時,應當確認一項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在金融工具合約簽訂的時候,企業(會計主體)已經成為了合同的一方,即應進行初始確認。二是終止確認。終止確認是指將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從企業的賬戶和資產負債表內予以轉銷。傳統會計處理中對衍生金融產品通常沒有初始確認,因而也就沒有終止確認。 新會計準則規定:當收取某項金融資產現金流量的合同權利終止時,或者某一金融資產已經轉移,企業應該終止該項金融資產的確認。金融負債的現時義務全部或者部分已解除時,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財務會計論文格式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