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7418
淺談會計制度的改革 所謂的會計制度,內容有詳有簡。詳細的會計制度應包括:會計憑證的種類格式以及編制、傳遞、審核、整理、匯總的方法和程序;會計科目的編號、名稱及其核算內容;賬簿的組織和記賬方法;記賬程序和記賬規則;成本計算方法;財產清查辦法;會計報表的種類、格式和編制方法、報送程序;會計資料的分析利用;會計檢查的程序和方法;電子計算在會計中的應用,會計檔案的保管和銷毀辦法;會計機構的組織;會計工作崗位的職責等。我個人認為中國會計制度的發展及改革是不容忽視的,從會計的制度的發展與改革中,能夠了解會計行業的進步與發展。關于會計制度的改革,我分析如下: 一:改革開放的二十多年,是我國經濟體制發生根本性變革的時期,也是我國會計制度大變革,大發展的二十多年。這期間我國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革和完善會計制度的:適應計劃管理的要求對會計工作整頓、恢復和重建企業會計制度 由于林彪、“四人幫”推行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極左路線,建國以來我國會計工作形成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被作為資本主義的東西而遭到無情批判,社會經濟秩序遭到破壞。當時會計工作面臨的主要任務,一是恢復和完善過去財務會計工作中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使企業會計核算工作水平逐步得以恢復和改善,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便會計核算工作在國民經濟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二是要貫徹執行黨中央確定的改革開放的方針,保證和促進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保證和促進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為此,1980年財政部在總結歷史經驗和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當時的會計規章制度進行了全面修訂。首先選擇涉及面廣、影響大、會計業務相對較為復雜且具有普遍性的《國營工業企業會計制度》對其進行修訂。修訂會計制度的主要內容,是根據強化企業會計核算的要求,增加會計科目、會計報表!秶鵂I工業企業會計制度》的修訂,改變了在會計核算工作中強調簡化的片面性和不講科學的偏向,對于恢復會計工作正常的秩序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使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強!秶鵂I工業企業會計制度》的修訂,帶動我國企業會計制度全面修訂。財政部于1981年1月至10月先后制定發布了《國營供銷企業會計制度》、《國營施工企業會計制度》、《建設單位會計制度》。這些會計制度的修訂和完善,滿足了企業健全會計核算規章、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需要。通過上述會計制度及相關規定的實施,使我國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走出了混亂狀態,滿足了當時強化計劃經濟管理的要求。此后,我國還按照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對企業會計制度作了進一步的修訂和完善。如對《國營工業企業會計制度》,先后于1985年和1988年進行了兩次重大的修訂,便其滿足經濟體制改革對企業會計核算的要求。 完善會計制度體系,努力開創企業會計制度工作的新局面 在財務會計工作領域,我國在恢復和重建企業會計規章制度的基礎上,適應經濟發展和體制改革的需要,對企業會計制度進行一系列相應的配套改革,使計劃經濟體制條件下的企業會計制度日益完善。1982年到1987年之間,我國先后制定發布了《國營企業固定資產折舊試行條例》等一系列會計法規,便我國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企業會計制度體系得到不斷完善和進一步的發展,嚴格了企業會計核算行為,強化了企業經營管理要求,保證了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開創了新時期我國企業會計制度工作的新局面。 (三)適應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的要求,制定實施 《外商投資企業會計制度》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財務會計論文格式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