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9061
企業會計盈余質量評價淺析[摘 要]本文簡要介紹了企業盈余質量的涵義,以及如何分析和識別企業的盈余質量的優劣程度,從不同的盈余構和相應地指標對企業的盈余質量進行探析,本文通過闡述盈余管理,辨析盈余質量、會計質量和盈利能力,揭示了盈余質量在會計信息系統中的位置,給出盈余質量評價的層次框架。本文提出的盈余質量評價和測度,為盈余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關鍵詞]會計盈余 質量 淺析 一、會計盈余的界定 1.1會計盈余的定義 盈余質量是企業盈余的優劣程度。我國企業報告的盈余,是會計人員根據會計準則和制度的規定,對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開展的各種經營業務進行確認、計量的結果。有的企業為了獲取信貸資金、商業信用、公司上市、保持配股資格、偷漏稅等原因,會粉飾會計報表,調節盈余,因此,如何分析和識別企業的盈余質量的優劣程度,是投資者、債權人以及政府部門等廣大會計信息使用者所關心的問題。但是投資者的分析大多限于對盈余的質量作出評價,而評價標準的優劣卻尚未述及,因此我們針對評價視角展開研究。 基于會計盈余構成的盈余質量分析 ,不同的盈余構成項目對利潤有不同的作用和影響。利潤表各項目構成如果不合理,即盈余質量不高。那么就會影響公司的持續穩定發展;反之,如果構成合理,則說明企業盈余質量高,在未來將會持續穩定發展。
1.2會計盈余的局限性及缺陷 (一)會計盈余的局限性 會計盈余在理論上和在我國實務中的重要性顯見一般,但由于受制于傳統收益確定模式等因素,會計盈余并不能提供對使用者進行經濟決策最有價值的信息。現行的會計盈余是基于權責發生制衡量企業最終經營成果的產物,權責發生制下所形成的會計盈余信息不僅不能體現企業決策與經營管理的首要變量──現金流量,而且權責發生制使企業有可能在某種動機的驅使下通過創造性的會計技術和戰略分配的方法對會計收益進行操縱(至少就單期而言是如此),從而使得賬面盈余有時可能異化公司決策和歪曲經營業績。在英國,一本名為《增長會計》的書中,作者對12種被大多數公司用來誤導投資者對公司盈利的預期的會計方法進行了調查,為了說明具有創造性的會計技術如何能提高財務報告的利潤,該書作者對Maxwell Communication和Polly Peck等幾個公司進行了曝光,而事實上這幾家公司最終確實都是因為盈利沒有足夠的現金保障而以破產告終。 (二)現行會計盈余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缺陷: (1)只反映已經實現的收益,排斥或忽視其他未實現的價值增值。 (2)我國現行利潤表對不同持續性盈余項目劃分不清,且各盈余項目的設置過于單一,沒有揭示各盈余項目下的具體交易和事項。 (3)不能揭示企業面臨的風險。收益和風險是決定企業價值的兩個終極變量,也是會計信息使用者始終關注的焦點。會計盈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收益水平,但沒有揭示企業所面臨的風險大小,而企業風險將直接決定未來會計盈余的穩定性。 由于會計盈余存在以上局限,必然導致以會計盈余為基礎構筑的企業盈利能力評價指標存在嚴重缺陷。諸如每股盈余、凈資產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等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綜合性指標僅僅反映企業盈利的數量水平,而不能揭示其內。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財務會計論文格式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