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667
論新會計準則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問題的影響[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市場的發展上市公司進行盈余管理的情況越來越普遍,盈余管理的問題愈來愈受到各方的關注。為保證經濟市場的有序運行及會計信息的有用性,我國財政部于2006年推出了新會計準則,并要求從2007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實施并鼓勵在其他企業范圍內實施。從看到新會計準則頒布以來,我認識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直接影響到會計信息質量,也影響到資本市場的發展。新會計準則實施后,上市公司會利用一些計會計政策進行盈余管理。因此,新的盈余管理手段和方法也會隨之產生。 [關鍵詞] 新會計準則 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 一、會計準則與盈余管理的關系盈余管理是指企業管理層為了給企業或個人謀取利益,而通過會計手段,或通過采取實際行動使企業的賬面盈余達到所期望的水平的操控行為。此類行為既包括合法的操控行為亦包括非法和欺詐性等操縱行為,有意識的過度或者使用會計選擇職業判斷來影響賬面盈余,編造、虛構交易來調整賬面盈余等,這時,就需要會計準則來規范這種操縱行為。因此,會計準則可是說是為管理當局用來進行盈余管理的工具,會計準則制約著盈余管理。 二:新會計準則的特點 (一):實現了與國際準則的接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會計改革。但這大都是在借鑒國際慣例的階段,而本次新會計準則的出臺,可以說是我國的會計準則改革進入了與國際準則趨同的階段。新準則很大程度上體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趨同。新發布的準則和修訂的準則大多數都參照了相應的國際準則,而且采用了與其基本一致的原則和處理方法。 (二) :實現了對舊的會計理念的革新 新會計準則體系在內容及會計理念方面對舊準則進行了一系列的修補和完善,實現了一定的突破和創新。其中,最重要的是引進了“原則導向理念”、“趨同理念”、“資產負債觀理念”和“公允價值理念”。 (三):提出了公允價值企業會計準則引入了公允價值,但是,考慮到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公允價值的使用集中在股票、基金、債券、投資性房地產和企業并購重組等方面。 (四):新舊會計準則的主要變化 1. 減值準備不能沖回 《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第17條明確規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只允許在資產處置時,再進行會計處理。 2. 所得稅會計處理方法有重大改變 新準則直接借鑒《國際會計準則第12------所得稅》,采用暫時性差異的概念,據此計算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由此確認的所得稅費用包括了當期所得稅費用和遞延所得稅費用。然后根據利潤總額扣除所得稅費用,得出稅后利潤即凈利潤。 3. 存貨準則變化 新存貨準則增加了“企業提供勞務的,所發生的從事勞務提供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可歸屬的間接費用,計入存貨”的內容;而舊存貨準則中則沒有對“提供勞務”存貨成本作出規定;新存貨準則中取消了對商品流通企業存貨采購成本內容的規定與說明。舊存貨準則中規定“商品流通企業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采購價格、進口關稅和其他稅金”,而在新存貨準則中沒有這樣的規定和說明。另外新的準則也取消了“后進先出法”的核算方法。 5. 借款費用準則的變化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財務會計論文格式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