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9109
關于股票期權會計處理問題的探討[摘要] 股票期權,一種行之有效的長期激勵手段和機制,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誕生于美國以來,獲得了美國企業的青睞與廣泛應用。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以及本國企業公司治理水平的不斷提升,特別是上市公司,在進行股票期權的實驗。但與此同時,由于缺乏類似國外完備的實施細則與制度,股票期權在我國的具體操作中,仍很不規范。有鑒于此,我國的有關部門正在著手制定相關的法律監管制度,財政部也在制定相應的會計處理與信息披露制度。 本文探討了股票期權會計處理在我國的發展。根據公開的有關地區和企業實施股票期權的有關資料,對股票期權在我國的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主要缺陷與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特別是股票期權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上,強調從我國實際出發,暫不適于采用公允價值方法。最后對股票期權會計處理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議。[關鍵詞] 股票期權 會計處理
一、股票期權概念 股票期權(Executive Stock Option,簡稱ESO,嚴格的說,應叫做經營者股票期權),是企業所有者贈與,賦予企業經營者在未來一定時期,以一定的價格購買該企業一定數量股票的權利。企業所有者在贈與這種權利時,通常都會以書面的形式將相關的事項確定下來形成股票期權計劃,它是股票期權的載體,也是企業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簽訂的一種契約。為一種重要的激勵手段,股票期權制度在世界各國企業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同時,會計理論界對股票期權的會計處理問題也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二、我國實施股票期權的情況 目前,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實行韻是以工資、獎金為主的傳統薪酬制度,薪酬結構單一。這種薪酬制度使上市公司經理人年薪收入與公司業績基本處于脫離狀態,存在嚴重的平均主義傾向。理論界、實務界對經理人薪酬制度的改革作了大量的探索,以克服傳統薪酬制度中的平均分配傾向,重塑長期激勵機制。ESO正是這些探索的產物。 國內首先實施股票期權計劃的當推深圳萬科,萬科在1993年為使員工股份計劃的操作更加規范,特聘請香港專業律師協助起草并制定了嚴密規范的《職員股份計劃規則》。十五屆四中全會提出在國有企業中進行股權激勵試點后,在深圳、上海、杭州、北京、武漢等地已有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開展了試點,股票期權計劃已成為改革企業高級管理人員薪酬制度的新趨勢。
我國實旄股票期權的幾種模式: (一)上海模式 上海進行股票期權探索比較早。1997年上海僅電控股公司、上海紡織控股團就對下屬子公司開始了股權薪酬試點工作。施股票期權的主要內容包括: 實施范圍:具有成長性或發展潛力的國有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國有獨資公司。實施的對象主要是董事長和總經理。 獲得股份豹方式:(1)將經營者的部分獎金轉化為公司股份;(2)股本結構中設立崗位股(干股),經營者只享有紅利分配,不具有所有權;(3)經營者出資購買,可以采取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或部分賒賬的辦法;(4)對經營業績特剮顯著的經營者,可在調整股本結構對直接獎勵公司股份;(5)設立虛擬股,讓業績顯著的經營者享受紅利;(6)讓一些對本公司發展有突出貢獻的、得到各方面認同的經營者,享有經營者無形資產折股權。 股份變現的辦法:公司經營者所獲得的股權紅利,首先應用于歸還購買公司股份的賒賬部分,剩余部分除了少量兌現現金外,主要應以“掛賬”形式存放在公司里,在公司增資擴股時,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財務會計論文格式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