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139
探討關于企業會計準則的變革一、選題背景 每個企業有著變化多端的經濟業務,而不同行業的企業又向各自的特殊性,會計準則的出現,就使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有了一個共同遵循的標準,各行各業的會計工作可在同一標準的基礎上進行。會計準則的作用就是提當會計工作的基本規范。 會計作為一種通用的商業語言 主要是適應一定時期的商業需要而發展的起來,并于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20世紀70年代,西方會計學術界就已開始對會計準則的經濟后果進行研究,并在理論界達成了對會計準則性質的共識即經濟后果觀。會計作為一種具有經濟后果的制度安排,其協調過程充滿著濃厚的利益色彩。會計準則國際協調,趨同 統一的本質可以看作是關于利益的談判 調整和博弈。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世紀經濟一體化和資本市場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國會計規模式不僅是向會計準則的形式轉化,并且隨著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宣告制定具有全球會計準則意義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各國會計準則紛紛向IFRS趨同。2003年2月,全球六大會計事務所聯合發表的一份為(2002年GAAP趨同)的研究報告顯示,各國向國際會計報告準則(IFRS),趨同的步伐明顯加快。在被調查的59個國家中,有百分之五十八的國家將以IFRS取代本國準則,并用于所有上市公司,在22%的國家將逐項評估并逐步采用IFRS,另外有20%的國家表態將盡可能的消除本國準則與IFRS的差異。在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任何國家都不能孤立于世界經濟之外,國際貿易的迅猛發展推動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進程。在國際貿易中,貿易雙方都需要了解對方的財務狀況 經濟實力 資信水平等,會計信息作為貿易雙方達成貿易協定的重要媒介,其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貿易活動的開展,尤其是會計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因此,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 等效,將有利于加快信息交流,為世界各國貿易往來提供良好的信息支持,減少或消除國際通用商業語言上的障礙。
二、新舊會計準則的差異 1、存貨 取得計價有影響,有些用公允價入賬,主要受到“企業合并”、“非貨幣交換”、“債務重組”準則的影響;經長期購建才達到可使用狀態的存貨,成本要包括借款利息;受“借款費用”準則影響發出計價已取消后進先出法。 2、長期股權投資 選擇的核算方法不同:控制、達不到重大影響、達不到共同控制的用成本法核算;達重大影響共同控制的用權益法核算;控制的,用成本法核算,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按權益法進行進行調整。不再產生股權投資差額,初始計價也不同,在同一控制下, (1)企業合并形成的其初始成本為“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與支付的實際成本之差作調整“資本公積”處理,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2)合并方以發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合并對價的,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價值的份額作初始成本,與面積之差調整“資本公積”處理,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按公允價或其他形式計價,(具體見《企業合并》)產生的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以其他形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除非貨幣性,交換和債務重組按公允價等情況不同外,其他基本與原規定相同,但不產生股權投資差額。成本法轉權益法的表述也不同。 3、投資性房地產 新內容,注意符合三種情況的,原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其后續計量有兩種模式,一是成本模式,一是公允價模式。 4、固定資產 注意有部分會形成“投資性房地產”;初始計量也受到合并、非貨幣性交換、債務重組、租賃準則的影響(用公允價);減值時的未來現金流量的計算引入了“資產組”概念減值后不能轉回。 5、生物資產 新內容,主要從屬于農業會計、林業會計。 6、無形資產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中取得的,不能單獨確認為無形資產、構成材購買日確認的“商譽”部分;對于研究開發支出在滿足五條件下應當確認為無形資產。購買無形資產采用延期付款方式的,且超過正常信用條件的用折現成本入賬,差額確認為利息。合并形成的商譽及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攤銷;每年應進行減值測試。(見減值準則) 7、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引進了非貨幣性交換是否具有商業性質的概念:具有商業性質時,換入資產入賬成本的基礎為①換出資產的公允價;②換入資產的公允價(有證據表明它比①更公允時);差額記入當期損益。不具有商業性質時,換入資產入賬成本的基礎為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不確認損益。當發生補價時其處理原則同上。 8、資產減值 合并形成的商譽及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攤銷;每年應進行減值測試。如下資產的減值不轉回: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引進了“資產組”的概念,在計算可收回價值時運用。 9、職工薪酬 新內容。明確了其他職工薪酬:醫療保險費、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的處理。 10、企業年金基金 本準則主要適用于社保機構的核算。委托人、受托人、賬戶管理人、投資管理人…… 11、股份支付 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按權益工具的公允價計量,……(如證券的市價)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應當以承擔負債的公允價值計量。(指實際構成的應付股利) 12、債務重組 不論債務方或債權方,重組時均采用公允價進行處理(現金收付除外),確認資產轉讓損益,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對于將來應付金額中的“或有支出”,確認為“預計負債” 13、或有事項 虧損合同、重組均為“預計負債”內容 14、收入 收入確認條件不變,但條文分成了5條。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與其公允價值相差較大的,按公允價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差額在合同或協議期間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計入當期損益。勞務收入在交易結果不能夠可靠估計時,其確認收和入和結轉勞務成本的條款在文字上有變化。(實質不變)現金股利收入也屬于收入要素三、善于新會計準則(1)規范性。每個企業有著變化多端的經濟業務,而不同行業的企業又有各自的特殊性。而有了會計準則,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就有了一個共同遵循的標準,各行各業的會計工作可在同一標準的基礎上進行。從而使會計行為達到規范化,使得會計人員提供的會計信息具有廣泛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大大提高了會計信息的質量。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財務會計論文格式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