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4728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摘 要]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可以給企業帶來很多盈利,也可以使企業實現自身制定的目標,同時也可以使企業在實施的過程利益損失最小化,還可以有助于保證企業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可靠性及企業經營活動的合法合規。 鑒于內部控制具有上述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因此對提高內控系統及其報告質量的需求日益增加。內部控制日益被視為諸多潛在問題的解決方案。[關鍵詞] 內部控制制度 發展階段 現狀 對策 一、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概述 (一)什么是企業內部控制 所謂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為了保證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資產的安全與完整,防止、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實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廣義地講,一個企業的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的內部管理控制系統,包括為保證企業正常經營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內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以分為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會計控制是與保護財產物資的安全性、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財務活動的合法性有關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指與保證經營方針、決策的貫徹執行,促進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經營目標的實現有關的控制。會計控制與管理控制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有些控制措施既可以用于會計控制,也可用于管理控制。 (二)內部控制發展的階段 內部控制制度只要有五個階段,分別是以下幾點:內部牽制階段,是確保賬目正確無誤的一種理想控制方法;內部牽制制度階段,以內部會計控制為核心,重點是建立健全制度;內部控制結構階段,強調內控環境、會計制度和控制程序三個方面的內容;內部控制整體框架階段,1992年9月,COSO委員會提出了報告《內部控制——整體框架》。這個框架指出“內部控制是受企業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人員影響,為經營的效率效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相關法規的遵循性等目標的實現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1996年底美國審計委員會認可了COSO的研究成果,并修改相應的審計公告內容;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階段,2004年COSO委員會發布《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認為“企業風險管理是一個過程,它由一個主體的董事會、管理當局和其他人員實施,應用于戰略制訂并貫穿于企業之中,旨在識別可能會影響主體的潛在事項,管理風險以使其在該主體的風險容量之內,并為主體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 (三)內部控制五個要素 1.控制環境——控制環境決定了企業的基調,直接影響企業員工的控制意識。控制環境提供了內部控制的基本規則和構架,是其他四要素的基礎。控制環境包括員工的誠信度、職業道德和才能;管理哲學和經營風格;權責分配方法、人事政策;董事會的經營重點和目標等 2.風險評估——每個企業都面臨諸多來自內部和外部的有待評估的風險。風險評估的前提是使經營目標在不同層次上相互銜接,保持一致。風險評估指識別、分析相關風險以實現既定目標,從而形成風險管理的基礎。由于經濟、產業、法規和經營環境的不斷變化,需要確立一套機制來識別和應對由這些變化帶來的風險。 3.控制活動——控制活動指那些有助于管理層決策順利實施的政策和程序。控制行為有助于確保實施必要的措施以管理風險,實現經營目標。控制行為體現在整個企業的不同層次和不同部門中。它們包括諸如批準、授權、查證、核對、復核經營業績、資產保護和職責分工等活動。 4.信息和溝通——公允的信息必須被確認、捕獲并以一定形式及時傳遞,以便員工履行職責。信息系統產出涵蓋經營、財務和遵循性信息的報告,以助于經營和控制企業。信息系統不僅處理內部產生的信息,還包括與企業經營決策和對外報告相關的外部事件、行為和條件等。有效的溝通從廣義上說是信息的自上而下、橫向以及自下而上的傳遞。所有員工必須從管理層得到清楚的信息,認真履行控制職責。員工必須理解自身在整個內控系統中的位置,理解個人行為與其他員工工作的相關性。員工必須有向上傳遞重要信息的途徑。同時,與外部諸如客戶、供應商、管理當局和股東的之間也需要有效的溝通。 5.監控——內部控制系統需要被監控,即對該系統有效性進行評估的全過程。可以通過持續性的監控行為、獨立評估或兩者的結合來實現對內控系統的監控。持續性的監控行為發生在企業的日常經營過程中,包括企業的日常管理和監督行為、員工履行各自職責的行為。獨立評估活動的廣度和頻度有賴于風險預估和日常監控程序的有效性。內部控制的缺陷應該自下而上進行匯報,性質嚴重的應上報最高管理層和董事會。(四)內部控制的作用1.提高會計信息資抖的正確性和可靠性 企業決策層要想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竟爭中有效地管理經營企業,就必須及時掌握各種信息,以確保決策的正確性,并可以通過控制手段盡量提高所獲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因此,建立內部控制系統可以提高會計信息的正確性和可靠性。2.保證生產和經管活動順利進行,圓滿實現企業的經管目標 內部控制系統通過確定職責分工,嚴格各種手續、制度、工藝流程、審批程序、檢查監督手段等.可以有效地控制本單位生產和經營活動順利進行、防止出現偏差,糾正失誤和弊端,保證實現單位的經營目標。3.保護企業時產的安全完整 財產物資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物質基礎。內部控制可以通過適當的方法對貨幣資金的收入、支出、結余以及各項財產物資的采購、驗收、保管、領用、銷售等活動進行控制、防止貪污、盜竊、濫用、毀壞等不法行為,保證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4.保證企業既定方針的貫徹執行 企業決策層不但要制定管理經營方針、政策、制度,而且要狠抓貫沏執行。內部控制則可以通過袱定辦法,審核批準,監督檢查等手段促使全體職工貫徹和執行既定的方針、政策和制度,同時,可以促使企業領導和有關人員執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遵守國家法規紀律的前提下認真貫徹企業的既定方針。5.為審計工作提供良好基礎 審計監督必須以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為依據,檢查錯誤,揭露弊端,評價經濟責任和經濟效益,而只有具備了睡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證信息的準確,資料的真實.并為審計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礎。總之,良好的內部控制系統可以有效地防止各項資源的浪費和錯弊的發生,提高生產、經營和管理效率,降低企業成本費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二、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1.企業沒有正確的認識認識和對待內部控制 我國一些大中型企業為主的管理者對內部控制制度不夠重視,導致企業有章不循、執法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財務會計論文格式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