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5935
論綠色會計 [摘 要] 隨著人口和需求的劇增,自然資源不斷消耗,環境污染日趨嚴重。全球范圍掀起了環境保護的熱潮,會計界也積極投身于環保和綠色革命,導致了綠色會計這一現代會計新型分支的創立與發展,希望通過會計手段反映和控制社會環境資源,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最優化。本文通過研究分析國內外綠色會計的發展以及現狀,說明我國發展綠色會計的必要性、核算體系及所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我國國情和相關企業制度提出了我國加快發展綠色會計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綠色會計 環境成本 綠色效益 隨著人口和需求的劇增,在當今經濟生活中,企業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過度開發自然資源,從而使能源日益緊張,自然災害頻繁,環境污染日趨嚴重。這不僅制約了經濟發展,而且使人類與自然,生態與經濟出現了緊張局面。最近一段時期以來,隨著全球性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會計界也積極投身于環保和綠色革命,深入研究和探討會計如何參與環境保護、如何促進環境與經濟之間的深層融合與發展、并直接導致了綠色會計這一現代會計新型分支的創立與發展。 一、 綠色會計的界定 綠色會計(Green accountant)又稱環境會計,它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有關法律、法規為依據,計量、記錄環境污染、環境防治、環境開發的成本費用,同時對環境的維護和開發形成的效益進行合理計量與報告,從而綜合評估環境績效及環境活動對企業財務成果影響的一門新興學科。綠色會計作為會計的一個分支,是環境問題與會計理論方法相結合的產物,在會計基本假設、會計原則、會計確認、會計計量、會計記錄、會計報告等諸多方面必然與現代會計有著相同或相似之處。但是由于環境問題多樣性與資源利用的復雜性,必然帶來綠色會計自身的特殊性。 二、 綠色會計的發展歷程 本世紀70年代早期,人們一直把發展經濟、發展生產力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的基礎上,隨著人口的劇增,需求的增加,更進一步加劇了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從而使能源緊張,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生態與經濟出現了緊張局面。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都頒布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加強對環境及環境信息披露的規范,由此衍生出的綠色會計。綠色會計的國際歷程 從90年代起,在西方的會計理論界,有越來越多的會計專家把環境問題與會計理論結合起來研究,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綠色會計理論。其中英國鄧迪大學的格瑞·威爾士大學的霍金森、加拿大審計署的羅賓斯坦等人最具代表性。其核心是用會計來計量、反映和控制社會環境資源,目的在于改善整個社會的環境與資源問題。 世界銀行在1997年推出了”綠色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用以衡量各國扣除了自然資產(包括環境)損失之后的真實國民財富。聯合國《綜合環境與經濟核算體系—2003》也要求:作為最終費用的政府和住戶支出的環境保護費用;環境對于健康和人力資本的影響;居民消費活動引起的環境費用支出;廢棄的商品造成環境的破壞;由于其他國家的生產活動造成對本國環境的影響等五類有關環境費用納入會計費用核算范圍,并從國民生產總值中予以扣除。從而使綠色會計初步具有了較強的可行性。 日本作為亞洲唯一世界發達國家,也是目前環境保護工作開展得最好的國家之一。2000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引進環境會計系統指南》,各企業對環境會計日益重視,并陸續公布環境報告書。到目前為止,日本政府制定各種環境法規、法令700余種,為了推行企業綠色會計制度,制定了企業綠色會計準則指南,使企業開展綠色會計有章可循。 加拿大各行各業都非常重視環境問題,正是這樣的原因加拿大綠色會計的發展也是世界矚目的。加拿大在安大略省的水電集團在其生產運營過程中就加入綠色會計業務核算,確認相關環境收益和環境成本。加拿大環境學博士Drgale 2004年6月在天津財經大學講學的報告中曾提到:在加拿大推行綠色會計的初期,與企業生產實踐相結合過程中遇到了來自企業特別是傳統會計的巨大阻力。但最終越來越多的企業還是看到綠色會計對經濟效益提高的好處,都紛紛在企業會計核算中加入綠色會計核算。[ 劉志鴻,《淺議綠色會計實施的保障體制建設》,《中國科技信息》,2006(2)。] (二)綠色會計在國內的發展 我國對綠色會計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最早是作為社會責任會計的一部分提出,直到90年代,隨著政府對環境問題的日益重視及社會公眾環境意識的進一步覺醒,綠色會計研究也漸漸活躍起來。 90年代初期,葛家澍教授在《會計研究》上發表了《九十年代西方理論的一個新思潮——環境會計理論》。文中主要介紹西方國家環境會計的理論和方法,將環境會計理論首次引入我國。此后,許多專家學者在借鑒國外環境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對環境會計的目標、假設、原則等理論問題,進行了一系列具有實踐意義的探討。 2001年3月,我國成立了”綠色會計委員會”;6月,經財政部批準,中國會計學會成立了第七個專業委員會——環境會計專業委員會,并于2002年9月召開了首次學術研討會。這標志著我國綠色會計的研究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訖今為止,關于綠色會計的研究大致分為了五個分支,即:環境會計的理論體系的研究、環境會計的確認與計量問題的研究、環境審計的研究、微觀環境會計與宏觀環境會計的研究。 三、 綠色會計的確認與計量 (一)、綠色會計的假設和計量 綠色會計的基本假設根據其特性可以確定為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多元計量。多元計量假設是指將涉及環境資源的經濟事項作為會計要素加以正式記錄并列入會計報表而確定其金額的過程,在綠色會計核算中,以貨幣計量為主,還要兼顧到環境因素的復雜性,不能單單以貨幣計量,而應以實物、百分數或指數計量等作為輔助計量方式,特殊情況下還可以用圖表和文字附注加以說明。 (二)、綠色會計要素的確認 1、綠色資產的確認。 綠色資產是指特定的個體從已經發生的事項取得或加以控制,以貨幣計量可能帶來未來效用的環境資源。其標準一是其未來效用的可能性;二是其計量的可靠性;三是環境資源的地域性。綠色會計只對會計主體內的環境資源形成的綠色資產進行確認。 2、綠色負債的確認。 綠色負債是指企業發生的、符合負債確認標準的,并與環境成本相關的義務。如果企業有支付環境成本的義務,則應將其確認為負債。確認負債時,不一定有法律上的強制性義務。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即:雖不存在法律義務而企業負有推定義務;或有在法律義務基礎上的推定義務。 3、綠色資本的確認。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財務會計論文格式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