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西游記》中孫悟空的藝術形象 [摘 要] 《西游記》是吳承恩創作的一部杰出的神魔小說,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這個神話英雄的人物形象,表現了孫悟空斬妖除怪、不畏難險,勇往直前,積極樂觀的斗爭精神和美好品德。小說通過這一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人民同統治階段的斗爭,贊揚了人民群眾追求自由的斗爭精神。同時,也使孫悟空的藝術形象深入人心,經久不衰。
[關鍵詞] 西游記 孫悟空 藝術形象 斗爭 《西游記》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優秀的長篇神魔小說,作者吳承恩以豐富多彩的大膽想象描寫了唐僧師徒四人在漫長的取經路上與妖魔鬼怪斗爭的傳奇故事,不僅創造了一個神奇的幻想世界,更創造了一個全書最突出的中心人物——孫悟空這一藝術形象。孫悟空所具有的敢于斗爭、不畏強暴、勇往直前、堅韌頑強、積極樂觀的精神和品質,使他的形象熠熠生輝,光彩照人,成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神話英雄。一部《西游記》,幾乎就是一部孫悟空的英雄傳奇史。 一、藐視權威,具有斗爭的精神 孫悟空這一藝術形象最基本的特點就是藐視一切權威,敢于反抗,敢于斗爭,這種精神品質貫穿于整部小說之中。 孫悟空本是東勝神州傲來園花果山的一個石猴,出世后,勇闖水簾洞,自立美猴王,在洞天福地的花果山過著不伏麒麟轄,不付鳳凰管無所拘束的自由生活,以錚錚傲骨與自然斗爭。后來又飄洋過海師從于菩提祖師門下,學會了七十二般變化及十萬八千里的筋斗云,由一個不名一文的丑猴子變成了有著戰天斗地本領的美猴王。 為了擁有精良的武器,他攪得龍宮不得安寧!盎5美淆埻跄憫鹦捏@,小龍子魂飛魄散。”將“如意金箍捧”據為己有,成為他最稱心的戰斗武器 。 為了求得“不生不滅,與天地齊壽”的權利,他又闖地府,將冥界權威閻王打得戰戰兢兢,用筆硬是勾掉了生死簿上所有猴子的名字,使閻王毫無辦法,看其一路打將出去。 為了追求自由,孫悟空在天庭至高權威玉皇大帝的管轄之內敢于自稱齊天大圣,并且高喊:“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號。可見其根本就不將玉皇大帝放在眼里,對玉皇大帝輕蔑的態度可見一斑。大鬧天宮,將天兵天將打得落花流水,將玉帝嚇得驚惶失措,將天庭攪得秩序大亂。既使各路神仙總動員,也不能將孫悟空誅滅。這些平日里權力與地位顯耀,神圣不可侵犯的最高權威,以往的不可一世也在孫悟空面前個個威風掃地,威嚴盡失。天規天律在他這兒毫無作用,出入天庭易如反掌。 此外,他敢于罵如來佛是妖精的外甥,敢在如來佛面前任意造次,雖然如來佛能降服他,但他卻毫不畏懼。對于人間皇帝,他更是蔑視。朱紫國國王生病,他用馬尿、藥丸為其治病,不留給其王者的尊嚴與顏面。 孫悟空這種無法無天,蔑視一切權威,敢于向一切權威挑戰的斗爭精神,充分體現了封建社會時代人民勇于反抗的自由精神。 二、除惡務盡,具有頑強的決心 取經之路,充滿了艱難險阻,孫悟空在保護唐僧的同時,也一路斬妖降魔,為民除害。他仇恨一切興妖作怪,殘害百姓的妖魔鬼怪,總是以鍥而不舍的頑強決心將妖怪收拾貽盡,無論有多大的阻力,面臨多大的壓力,受多大的委屈,都會竭盡全力去完成這件事。 在三打白骨精時,面對妖精的變化,他毫不手軟,一次次揮起金箍棒,既使被唐僧的緊箍咒念得頭痛難忍,甚至唐僧用斷絕師徒情意的手段來阻止,也未能動搖孫悟空除惡務盡的堅定決心,在忍受疼痛的情況下仍堅持將白骨精打死,將這害人的妖精除掉。 過火焰山時,他看到當地人民的困苦,深為同情,決心要解除這一困境,于是向鐵扇公主三借芭蕉扇,受到了鐵扇 公主的辱罵、刁難與欺騙,但都不能熄滅其滅火的信念,一而再再而三地與鐵扇公主周旋,同牛魔王打斗。最終,孫悟空的決心、耐心與恒心取得了勝利,扇滅了火焰山,開通了西行道路,又解救了當地百姓,正如車遲國眾僧所稱頌的:“專秉忠良之心,鏟除人間不平之事。”孫悟空形象的這一特點,寄托了古代人民想要徹底鏟除邪惡勢力的強烈愿望,表達了廣大人民斗爭的頑強決心。 三、智慧超凡,具有非凡的策略 孫悟空擁有一身降妖伏魔的神通本領,但沒有驕傲自大,放松警惕。而是斗爭中注重了解敵情,知己知彼,克敵制勝,根據不同的斗爭對象,變換不同的策略戰術,他總能在復雜異常的情況之中發現疑點,尋根究底,揭穿妖魔的偽裝。 每當遇到妖怪,他或是找當地的山神土地詢問了解情況;或者變做各種小飛蟲打探虛實;或是用火眼金睛觀察動靜,充分體現了他的機智與冷靜。 他還善于運用各種巧妙的戰術來降服妖魔;或鉆進其肚 皮;或變成其親友;或奪取其法寶;或搗毀其巢穴;或到天庭尋救幫助。這些都顯示了他所具有的聰明智慧與非凡策略。他總是無往而不勝,他超凡的聰慧凝結著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斗爭經驗和卓越的斗爭才能。 四、勇敢積極,具有樂觀的態度 西天取經途中,孫悟空是開路先鋒,他總是走在前面探明情況,引領方向,勇改地披荊斬棘,積極前行,對遇到的艱難險阻總是想方設法解決,毫無怨言,從不退縮,勇往直前,樂觀進取。無論何時,他都是取經隊伍的核心人物,時刻保持著樂觀向上的態度。 在滅法國,國王要捕殺一萬個和尚,在只剩下四個和尚便夠數的情況下,孫悟空仍然不懼危險,喬裝打扮前往滅法國,并在夜里將國王、王后及皇宮所有人、滿朝大臣通通剃成光頭,使其全變成“和尚”,迫使國王不再殺和尚了。這些令人發笑的情節實則體現了孫悟空大無畏的樂觀精神,也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百折不撓,無所畏懼,積極樂觀的處事態度。 總之,《西游記》中塑造的孫悟空形象個性鮮明,形象豐滿,情感豐富,內涵深刻,是這部小說的核心人物,如果缺少這個藝術形象,《西游記》將會暗然失色。正因為吳承恩刻畫的孫悟空這個藝術形象的獨特藝術魅力,所以鄭振鋒評價說:“唯有那么古拙的《西游記》(指平話),被吳改造得那么駿豐腴,逸趣橫生,幾乎另成了一部新作,其功力的壯健,文彩的秀麗,言談的幽默,卻確遠在羅氏(羅貫中)改造《三國志演義》、馮氏(馮夢龍)改作《列國志傳》以上!盵 鄭振鋒著《鄭振鐸全集20卷·西游記的演化》花山文藝出版社,1998年11月1,第1版,第112頁。
參考文獻: 1、吳承恩:《西游記》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3年8月,第1版 2、章金萊:《六小齡童品西游》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年2月,第一版 3、劉心武:《名家導讀.西游記》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4、張。骸吨袊膶W史》 XX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6年5月,第1版]吳承恩對孫悟空這個藝術形象的有力塑造,才使得《西游記》這部小說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優秀的神魔小說。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中文系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