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論文編號:XZ333 論文字數:8631,頁數:08
一、引言 社區是構成整個社會的有機體,是社會發展和穩定的基礎,也是培養公民的場所,在社會進步和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社區要以一個什么樣的方式實現自我管理和發展是個重要的研究課題。許多國家社區發展的實踐證明,社區發展對于推動國家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加快國家政治的民主化進程,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社會的管理水平,都有著十分廣泛的意義。社區不應該是街道和傳統居委會的替代品,更不應該是政府權力的延伸,而是銜接政府和個人的載體,負責承接由政府分離出來的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的社會組織。但長期以來,由于中國社會民間組織不發達,商品經濟與市場機制都還處于發展時期,對于如何推進社會主義基層民主政治,誰來承接政府、企業分離出來的社會職能,如何確定社區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這些問題的產生使得人們的目光都投向社區。因此,構建出適合中國的社區治理模式需要迫切進行。 如今,社區成為基層民主政治發展的主要場所,城市工作和社會福利社會化的最好載體,社區就業的基本途徑,探索社會管理模式的最佳實驗場,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質量與提高福利水平的基本落腳點,對社區的治理刻不容緩。而且社區的治理不能再僅僅依靠政府的決策,社區的治理需要政府部門與社區居民的雙方合作,社區居民需要提出治理該社區的各種想法,而政府的相關部門就應該收集居民的意見以及作出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決策。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還處于工業社會的發展階段,隨著政府的部分社會職能的下放,社區的作用越來越突出,人們對社區的建設就越來越重視。社區的建設是一個社區內的整體建設,包括社區服務、社區文化、社區衛生、社區道德等,社區建設與社區居民的聯系日益密切,居民對社區的關注不再象以前的聽說而已,而是主動地參與其中,從而使得社區的建設更加合理。
目錄 一、引言 2 二、社區治理的基本概念 2 (一)社區的概念 2 (二)社區治理的概念 3 (三)社區建設的概念 3 三、我國社區治理的典型模式 4 (一)典型模式的特點 4 (二)典型模式的比較分析 5 (三)典型模式存在的問題 6 四、我國社區治理的長遠目標 6 五、總結 7 注釋: 8 參考文獻: 8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