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3936
護士職業倦怠研究進展【摘要】 “職業倦怠癥”又稱“職業枯竭癥”,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師克麗絲汀·馬斯勒將職業倦怠癥患者稱之為“企業睡人”。職業倦怠存在于很多行業,但由于護理工作的特殊性和高風險性,長期以來護士一直是職業倦怠研究的重要人群之一。護士作為服務于人群的職業群體,容易在工作中逐漸出現自卑、冷漠、厭惡工作、失去同情心等表現,并導致工作效率下降、缺勤和辭職的傾向增加。本文著重分析了造成護士職業倦怠的原因,并提出護士應對職業倦怠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職業倦怠 護士 影響因素 應對措施 一份來自浙江理工大學的報告揭示了這樣一組數據:在按照國際慣用標準對杭州地區1320名護士進行職業倦怠調查中顯示,被調查護士約有62.8%存在輕度以上倦怠,40%存在中度倦怠,8.8%存在重度倦怠。調查提示:中國護士在工作成就感等方面遠遠低于美國護士,更令人關注的是,與兩年前的調查結果相比,近年來整個護士群體個體成就感呈明顯下降趨勢。 對于工作而言,職業倦怠直接成為影響護士工作效率的重要危險因素,處于倦態中的護士容易在工作中出現疏忽而發生醫療差錯,容易出現待人冷漠,甚至麻木不仁,直接構成醫療糾紛和醫療差錯的根源。對于護士本身而言,職業倦怠易引發焦慮、煩躁、抑郁、易激怒和頭痛、食欲不佳、胸痛和胃腸功能紊亂等心理和生理問題,甚至還可能會激化護士的各種危機和導致沖動行為,國外學者甚至將護士職業倦怠描述為“護士職業性癌癥”。對于行業而言,由于個體成就感是涉及職業滿意度的重要指標,護士個體成就感下降,則反映了護理職業前景不容樂觀。當護士職業對優秀女性不再具有吸引力,當“護士荒”成為既成事實的時候,我們還有可能享受到優質的護理服務嗎?
一、職業倦怠的概念 職業倦怠(burnout)指個體在工作重壓下產生的身心疲勞與耗竭的狀態。最早由F reudenberger 于1974 年提出, 他認為職業倦怠是一種最容易在助人行業中出現的情緒性耗竭的癥狀。隨后M aslach 等人把對工作上長期的情緒及人際應激源做出反應而產生的心理綜合癥稱為職業倦怠。一般認為, 職業倦怠是個體不能順利應對工作壓力時的一種極端反應, 是個體伴隨于長時期壓力體驗下而產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由于護士是一種典型的以人為服務對象的職業,因此,護士是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也一直是職業倦怠研究中重點關注的職業人群之一。
二、護士職業倦怠的臨床表現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心理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