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領導方式的有效性 [摘要]領導方式是領導者行使權力去影響下屬行為的行動模式,是在領導者的領導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較為突出的和穩(wěn)定的傾向和特征。它體現了領導過程中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的關系。學校領導通過對于領導方式的了解,以及對于領導方式的評價,來確定如何與人打交道以及如何使自己的行為變得更有效。只有領導者充分意識到改善領導方式的巨大作用,才能積極、主動地不斷完善自己的領導方式,確立現代治校的制度。本文將圍繞影響領導方式的因素和領導方式的類型兩方面對領導方式進行試論。 [關鍵詞]學校領導 領導方式 有效性 在一個組織中,領導者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鶢柌亍し茽柡漳氛J為:領導者是員工發(fā)展的推動者,是激發(fā)組織潛力的戰(zhàn)略遠景的制定者,是文化價值的創(chuàng)造者和變革的倡導者,是與下屬進行密切合作的協商者,是下屬的教育者是領導績效和員工自我發(fā)展的雙重推動者。而領導者在實施領導行為時,總希望取得理想的或者滿意的成效。但對于什么是成效,領導者卻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將它僅理解為最后的工作效績,有的理解為工作效績加上下屬的滿意,有的研究者將領導有效性的重點放在工作過程的質量特別是決策質量方面。這些對領導有效性的不同認識,再加上一些其它因素的影響,就形成了領導者的不同領導方式。 一、領導方式的重要性 黑格爾曾說過:“沒有目標,一切行為都沒有價值!币灿泄芾韺W者指出,沒有目標一切管理都是徒勞的。要使領導方式有效、高效,首先必須要有科學的規(guī)劃和準確的定位,目標確定后還要檢查其是否合理。因此,制訂一個切合實際的,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高標位奮斗目標,是調動教職員工積極性,實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條件。正確恰當的領導方式,可以決定員工的工作狀態(tài),如每天可以呈現積極的態(tài)度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有教強的判斷能力、對職業(yè)擁有遠大的抱負、在工作中可以主動創(chuàng)新,做到埋頭苦干等。 二、影響領導方式的因素 1、領導者自身的特點: ①領導者對教職工的看法。 在實際生活中,教師常常會遇到社會、學校、同事甚至學生的不公正的對待,會面臨許多矛盾。當問題存在時,領導者是如何對待的,是把教職工看作不愿工作的懶惰者、缺乏自我約束能力的被動人呢,還是認為他們都是愿意努力工作并具有一定的目標方向、愿意承擔責任并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領導者是否具有領導者應具備的智力,是否有較強的責任心。領導者是否愿意和教職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并取得了良好的人際關系。領導者在某一特定的環(huán)境中所取得的經驗教訓是什么,是否能及時進行自我評價。 ②教職工的特點。 領導者要聆聽和洞察每位教師的需求是什么,哪些需要的滿足對他們最起作用。對于教師的民主要求是高還是低。教師在一起組成的群體是團結的還是松懈的,校內是否有小群體,數量和性質是怎樣的。教師和領導之間是互相信賴的還是離心離德。 ③工作任務性質方面。 領導者在任務布置時目標是否明確,工作的結構性是否合理。對于工作中任務的下達,任務是否很復,領導者和教職工是否掌握了足夠的信息和專業(yè)知識。在對工作進行決策或 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是否存在著領導與教職工的沖突。 2、教職工的特點: ①哪些需要的滿足對他們最起作用。 需要分為精神上和物質上兩種。領導者要善于觀察哪一種需要可以讓教師感到滿足 首先在精神上,領導者是否努力為老師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舒適的工作環(huán)境,讓老師可以愉快的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去。其次,當教師在工作中有了突出的業(yè)績時或個人業(yè)務水平很突出時,是否有激勵人的物質獎勵,以便促使教師往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②他們的民主要求是高還是低。 教師的職工會主席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后,可以準確的將老師的意見和建議上報,領導者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是否能夠準確的進行分析,判斷提出要求能不能滿足,如果不能及時找到原因,以及進行問題的解決和處理辦法。 ③他們所組成的群體是團結的還是松散的。 每個環(huán)境中都會有一些小的團體存在,有的是積極向上的,而有的則是評頭論足的。領導者的管理直接決定小團體的性質,對于有利于工作的要給予鼓勵和表揚,相反對破壞團結的,就要摸清他們的數量和性質,進行有效的談話或其他手段,使他們從渙散的意識中轉變成積極有效的。 ④他們與領導之間是相互信賴還是離心離德。 教師與領導之間是否相互信任,領導對教師的關心程度,辦事能力將直接影響到在教師心目中的威望,一個組織的凝聚力會充分得到體現。 3、工作任務性質: ①任務是否明確,結構性是否合理。 在工作量化上,盡量兼顧新教師和中老年教師。盡管說要給新教師壓擔子,但由于剛從學校出來,經驗欠缺,培養(yǎng)需要一個過程。而中老年教師,特別是接近退休年齡的教師,精力不很夠,需要多休息。 ②任務性質是否很復雜,領導者和教職工是否掌握了足夠的信息和專業(yè)知識。 積極為教師成長搭建平臺,真正搞好校本研培工作,發(fā)現苗子,培養(yǎng)新人。推出優(yōu)秀教師、骨干教師送市、區(qū)培訓提高。激發(fā)成就動機。 ③在對工作進行決策或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是否存在著領導與教職工的沖突。 在解決問題時,要注意心理治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個別談談話、生活會、意見 征求會等方式,讓受挫折的教師有抒發(fā)怨氣和不滿的機會,達到心理平衡,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使之把本職工作提高得更好。 三、領導方式的類型 在20世紀50年代~70年代期間管理專家非常關注領導方式的類型這一問題,經過專家的深入研究,逐步概括,最后歸納為“抓組織”和“關心人”這兩大類因素。其中“抓組織”包括組織設計,明確工作目標和確定工作職責與領導關系!瓣P心人”包括建立干群之間互相信任的氣氛,尊重下屬意見,注意下級的感情、需要和問題。以下是領導方式大致可分的幾種類型。 1、專斷型領導方式: 專斷型的領導者只注重工作的目標,僅僅關心工作的任務和工作的效率,對團隊的成員不夠關心,被領導者與領導者之間的社會心理距離比較大,領導者對被領導者缺乏敏感性,被領導者對領導者存有戒心和敵意,容易使群體成員產生挫折感和機械化的行為傾向。 這樣領導方式的有效性完全取決于領導個人的智力和經驗,如果領導的工作經驗很豐富,那么可以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形成嚴明的紀律,使大家統(tǒng)一行動。但這種領導方式的弊端是非常的不民主,一旦出現問題,長時間得不到解決,就會是工作失敗,組織最終崩潰。這種方式束縛了教職工的積極性,不容易培養(yǎng)人才。因此,這種領導方式盡管可以解決某些環(huán)境中的工作問題,但從長遠觀點來看,對組織的發(fā)展非常不利。2、民主型領導方式: 民主型的領導者注重對團體成員的工作加以鼓勵和協助,關心并滿足團體成員的需要,營造一種民主與平等的氛圍,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的社會心理距離比較近,在民主型的領導風格下,團體成員有較強的工作動機,責任心也比較強,團體成員自己決定工作的方式和進度,工作效率比較高; 這種領導方式的特點是承認教職工與領導者是一樣的,都是學校的主人,在他們中間存在著巨大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潛力,因此在工作中可以依靠廣大的教職工。這種領導方式表現為在工作中,能主動引導教職工更多的參與問題的決策和整個管理中,注意在工作中分權,讓教職工承擔必要的責任和分享部分的權力,對教職工的給予極大的支持,努力為他們創(chuàng)造發(fā)揮才能的環(huán)境。在與教職工的關系方面,對職工的生活比較關心,盡力滿足他們的各種正當的需求,能深入群眾,注意溝通以及與各種小群體的關系,并努力發(fā)揮他們的積極作用,較少的對他們進行強制命令,能夠注重啟發(fā)和誘導。 3、權變型領導方式: 在專斷的作風和民主參與的作風之間,還存在著許多種作風或方式融合于一體的其它模式,它們分別給與專斷和民主不同的權重,這些模式力圖在不同情況下使工作的高效率和下級民主參與決策及管理達到和諧統(tǒng)一。 這種領導的方式主張要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選擇適宜的領導方式,讓下級能夠民主的參與到管理的不同方式中。 4、放任型領導方式: 放任型的領導者采取的是無政府主義的領導方式,對工作和團體成員的需要都不重視,無規(guī)章、無要求、無評估,工作效率低,人際關系淡薄。 這種領導方式表現在工作上無目標,或有目標而不監(jiān)督執(zhí)行,對教職工沒有要求,沒有規(guī)章制度,對好人好事不表揚,對壞人壞事不批評,對下級的要求或困難采取不理的態(tài)度。這種領導方式作風將導致工作失控,組織渙散,是一種最要不得的領導方式。 四、有效的領導方式 民主型的領導風格是最有效的領導風格。即使在另外一些情況下,民主型領導風格所帶來的工作績效可能比專制型領導風格所帶來的工作績效低或者僅僅相當。但是在我們國家發(fā)展進入關鍵時期、社會和諧出現嚴重問題、影響青少年價值觀的亂象頻出、教師工作積極性顯著低靡的情況下,民主型領導對凝聚人心、誘發(fā)工作激情、形成辦學活力、建設和諧校園是非常重要的。從民主的角度來看,好的學校領導不應當被稱之為“領導”,而應當被稱為“學校建設的協調人”。好的學校領導不一定是通過科層體制來實現學校的管理,而是通過打造認同感以及挖掘一切潛能去提升學校的半學層次、提高學生的素質表現。這并不意味著領導者不需要去領導學校,或者不需要對所承擔的任務負責,而是意味著好領導者清楚地知道他真正能控制住的東西實際上非常少,必須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和積極性。因此,好的學校領導者的成功之處在于他最大限度地使老師及學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能力。 民主型的領導方式為人們所推崇,它可以減少決策中的失誤,能夠贏得教職工的支持,容易發(fā)揮教職工的才干,容易發(fā)現和培養(yǎng)人才,可以增進組織上的團結,形成良好的組織氣氛。
參考文獻: ⑴趙曙明:《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2)唐華山 《每天一堂管理課》 (3)王琴 《品牌校長的追求》 (4)沙漠柳 《學校有效管理淺析》 (5)王剛編著:《把握好用人的技巧與管人的學問》.地震出版社,2003年2月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fā)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yè)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