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幼兒快樂教育 快樂教育是一種教育理念,把它應用在幼兒的教學過程中,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但是,快樂教育在幼兒的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并不是盲目的、盲從的。我就快樂教育在幼兒英語教學中試探討快樂教育的理念、內涵,以及它在幼兒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形式,提出了以下問題: 幼兒的心理特點 快樂教育的理論基礎 英語教學及其應用形式 教學效果 幼兒的心理特點 研究者利用核磁掃描技術對兒童外語學習者大腦的活動情況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幼兒在學習外語時,大腦將外語貯存在"布羅卡斯區",即與母語相同的部位。大腦中負責學習語言的部位"布羅卡斯區"在人的幼年時期非常發達靈敏,人們的母語即存貯在該區域。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該區域的靈敏性呈下降趨勢。 國外學者曾對兒童學習母語和第二語言的勝利機制作過研究。例如Kim等人1997年的實驗研究表明,很早就學第二語言的兒童,其母語和第二語言的學習中心幾乎是在腦部的同一位置上;兒童如果能用學母語的機制去學第二語言,就會使第二語言的學習變得輕而易舉。還有學者做了功能性核磁共振腦造影的研究,發現學習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的時間相近,腦部處理這兩種語言的區域就越靠近,甚至部分重疊。這是幼兒大腦接受第二語言的特征。 幼兒心理特征的表現形式: 1、幼兒容易培養興趣。在家長、教師、同學的引導或影響下,幼兒很容易對新鮮事物產生興趣。 2、從幼兒學習外語的心理看。他們心理負擔輕。與成年人相比較,兒童因害羞、膽怯、焦慮等心理因素帶來的副作用較小;他們敢于開口,能積極參與各種活動。這有利于創造 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3、情感因素簡單。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造成外語學習差異的重要因素。情感因素主要指態度和動機。學習者的態度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對目的語社團以及以目的語為本族語的人的態度;對學習目的語的態度;對語言和語言學習的一般態度。我們認為,除了上述三個大的方面以外,外語學習者的態度還包括對學校和教師的態度、對學習環境的態度、對其他學習者(同學)的態度、對學習材料的態度等等。而且這些方面的態度更具體,更貼近實際,對外語學習的影響更直接。一般地,兒童思想單純,態度積極,以上我們講的這幾種態度,對兒童來講都不會有問題。兒童學習一般靠直覺和體驗,生動活潑的學習方式和貼近他們生活的學習內容很容易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并激發他們學習外語的興趣。 4、兒童心理可塑性強,但自控能力差。他們容易培養興趣,也容易失去興趣。如果遇到挫折或失敗,或者遇到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或教學形式,他們很容易對外語學習失去興趣。 5、.兒童在外語學習中能夠積極投入,但他們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有限。他們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分散注意力。 6、兒童在思維能力不如成年人。他們不善于把握語言的系統和規律,也缺乏獨立學習的能力。對自己的學習缺乏計劃、安排。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 7、幼兒情感脆弱,學習的壓力過于大,會對將來的學習產生陰影,不利于將來的學習。針對幼兒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引發了我對于針對幼兒快樂教育的思考。從現今教育水平來看我們已具有了幼兒快樂教育的理論基礎。 二、幼兒快樂教育的理論基礎 (1)、《斯賓塞的快樂教育》是一部很重要的教育著作。 是我認為現今幼兒教育的理論基礎所在。他曾經說過:“教育是一項充滿快樂而漫長的事業需要一點耐心和同情心。”這本書講述了赫伯特•斯賓塞將養子小斯賓塞培養成人的經歷,其中滲透的“快樂教育”觀點,像閃電一樣沖擊著英美國家的學校教育,引起了一系列教育革命。斯賓塞1820年出生于英格蘭德比城,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曾是教師,而他自己卻從未進過正規學校,除家庭的教育外,一小段時期是念過私立學校的。但憑著自學及喜愛獨立思考的個性,后來成為英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和教育家。他通過對孩子天性的透徹分析和妥善駕馭,他提出了:逃走教育,快樂教育的教育理念,強調對兒童的教育應當遵循心理規律符合兒童心智發展的自然順序。從而揭示科學教育最本質的特征。 (2)、斯賓塞的“快樂教育”思想 在斯賓塞的眼中,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質上都是快樂的。“痛苦的學習會使人感到知識討厭,而愉快的學習會使知識吸引人。 在同等情況下,教學的效率與學生從事學習的快樂程度是成正比的。”斯賓塞用半自傳半扎記的文體闡述了教育的“快樂”內涵,掩卷而思,其中許多教育思想和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斯賓塞認為,教育者要有效地教育孩子,首先自己就要做個快樂的教育者,不要在自己情緒很糟時教育孩子,否則很容易把這種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不要在孩子情緒低落或者剛剛鬧之后開始教育或強迫他學什么,這樣常常會根據不好的教育效果,而誤以為孩子天賦太差;努力去營造快樂、鼓勵的氣氛,讓孩子有實現感和成就感;就像一根細小的蘆葦管,你從這頭輸進去如果是苦澀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絕不是甘甜的蜜汁。細細咀嚼確實如此,孩子在快樂的時候他學習任何東西都比較容易,相反在情緒低落,精神緊張的狀態下,他信心會減弱,努力做一個樂觀、快樂的人,一個快樂的人,看孩子的時候,更多的是看到他的優點,而一個不快樂的人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的缺點;同時,教育者必須做一些教育的準備,要鉆研,要忍耐;缺乏同情、感情易怒,是很難教育好孩子的。 斯賓塞認為,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一個重要的任務是培養他的自助學習和自我學習的能力。自我教育對于培養一個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大有好處,它能讓孩子形成因果的概念,明白世界上一切東西都是有原因的,能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找這種原因,而不會完全把某個人或某本書說的觀點當做權威而接受下來。在教育中應盡量鼓勵學生自我發展,引導學生自己去探討,自己去推論。要以興趣來為求知引路,了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因為興趣和滿足能夠給他們帶來快樂。而其實任何一個孩子都會對某些對象表現出特別的興趣,“一旦他們發生興趣時,也就是教育的好時機”。 斯賓塞認為,每個孩子都有巨大的潛力,教育者要善于開掘它們。教育者要認識到每個孩子只是特點不同,而非真正有優劣勢之分;要隨時留心觀察孩子,了解他的潛能和特點;不要否認孩子的任何一種潛能的價值,對孩子暫時表現不擅長的方面,也完全可以加以培養;對于孩子在語言方面、邏輯數學方面和對己對人的認識方面的能力,應該作為基本能力加以開發、培養;一旦發現孩子在某方面的潛能,應該為孩子設計一份不同階段的計劃,并實施下去。在此階段,斯賓塞建議教育者要有耐心,即使遇到很大的困難,也應該堅持,不要失去信心,因為許多奇跡也同樣發生在這個時候。同時斯賓塞還指出,在給孩子們分配學習任務的時候,盡量不要使用“任務”、“作業”這類詞,而代之以有趣的開頭,例如:游戲,能量等。針對幼兒心理特征的分析與研究結合快樂教育的理論基礎。將之付諸于實踐進行觀察、分析、檢驗、總結。就幼兒快樂教育運用于幼兒英語教育進行研究探討。 三、英語教學及其應用形式 1、堅持與幼兒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和趣味性的原則。 為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老師日常所教的幼兒英語與他們的生活要有密切的聯系。寓學習與快樂之中,愿學、樂學、想學,這樣可以讓幼兒不厭其煩、越學越想學。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由于對新事物的好奇心驅使發揮其特點使之成為學習新知識的源動力。幼兒對直觀的東西比較能記憶深刻,所以抽象的東西對他們來說就比較困難。所以幼兒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我們立足于幼兒的日常生活,將所學的東西融入其中。這樣的教學方式更能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更容易記住所學的的知識。緊跟幼兒生活將知識與生活融為一體。比如說,在教育幼兒單詞的時候認識顏色"白色""綠色"兩個字舉例,我們可以讓幼兒參與到游戲當中,讓他們分別購買"白色的紙張"和購買"綠色的畫筆",通過實際的行動完成知識的教育。也可以讓幼兒在天空下觀看白色的云彩,綠色的樹葉"等等。因為幼兒學習的英語單詞能夠同生活聯系在一起,并且學習更具趣味性。不會讓他覺得無聊,也不會感到學習的知識過于空洞。那么他們就會對英語的學習產生很大興趣,因此他們很愿意去學。將學習變成我要學,將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拋棄“學海無涯苦作舟”的陳舊教育學習理念。讓學習變成快樂,讓快樂引導幼兒的進步。 2、運用兒歌寓教于樂。 在我們成年人當中不少人都還能記得幼兒時期的歌曲。比如說“丟手巾”等。為什么幼兒時期的兒歌能夠長期的回旋于腦子里呢?這主要就是新鮮的事物,并且有其優美的旋律,美是音樂的重點。幼兒同樣對這種新鮮的優美的東西更能提起興趣。甚至有的幼兒還會聞樂起舞。所以將所學的東西用音樂來表達會讓幼兒記憶猶新,并且喜歡他從而達到快樂教育的目的。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兒童對歌曲、韻律兒歌、舞蹈非常感興趣的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它們的優越性來帶動兒童,提高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例如:教授字母時,有ABC字母歌;教數字時有韻律兒歌One,Two,Three,Four;教顏色有與之相配合的歌曲Red,Yellow Blueand Gren的小詩What Is Red?教星期、月份有Days of AWeek、Twelve Months等等。還可利用歌曲教授日常用語。例如Good Morning To You,Helo.Happy NewYear.WhatsYour Name.Let Us Sing To gether或利用歌曲教授句型。如在教授“正在進行時”,我們可運用歌曲Are You Sleping? The Bus IsWaiting來引導與幫助兒童掌握并理解這一時態。如果再配上與歌曲內容相符合的動作,邊唱邊跳,效果會更好。我們也可以播放“OF THR WEEK”的歌詞,并教幼兒唱這首歌,從中學會星期幾用英語怎么說。當幼兒一唱起這首歌就記起了從星期日到星期六的英語單詞并且順序也不會搞錯。另外 “ ARE HAPPY' BINGO”等,幼兒在樂曲聲中,邊唱邊根據相應的歌詞編出動作教師也可以跟幼兒一起做,唱,并給與他們親切和鼓勵性的微笑讓幼兒獲得滿足,體驗愉悅。課堂中,利用兒歌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能讓幼兒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所學內容。 3、讓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 人人都渴望成功幼兒也不例外,他們同樣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特別是父母和老師的認可。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幼兒去體驗成功獲得信心使之成為快樂的來源之一。 在教學活動中,孩子們時常會隨興所致,張口就問,冒出許多充滿童稚的提問。他們提的問題有時很簡單,有時很有趣,有時又會令人難堪、無言以對。作為老師的我,面對孩子的疑問,我心想,兒時的好奇好問,若得到順利的培養和發展,就會化作強烈的求知欲和創造欲。明智的教師不僅應關注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耐心、認真地回答孩子的提問,而且還應鼓勵孩子提問、啟發孩子提問,抓住時機,隨時隨地地引導孩子去觀察、去發現、去探索,從而燃起孩子心中求知的欲望,獲得成功的體驗。 4、運用游戲使英語教學更快樂 運用游戲進行教學,是激發兒童英語學習興趣的另一種有效方法。例如,在復習動物名稱時,我們可采用猜謎的方式,即根據一些動物的特征編成易懂易記的兒歌,根據它來猜是什么樣的動物。如“鼻子象勾子,耳朵象扇子,大腿象柱子,尾巴象辮子”(elephant)。還可根據學生所聽到的一些動物的叫聲進行復習。如果教師在課下準備一些動物頭飾,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做《我是誰》的游戲,即教師戴上某一種動物的頭飾問“WhoamI?”學生回答“Youare….”如果教師能結合以上幾種方法進行教學,效果會更好。通過游戲的生動性和競爭性,激發了兒童的學習興趣,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充分發揮了兒童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既調節了學習的節奏,又鍛煉了兒童的語言能力,在愉快協調的氣氛中鞏固了學到的知識,這種自覺參與實踐的活動,對兒童英語教學尤為有效。 四、教學效果 通過幼兒快樂教育的各種形式,以上幾種形式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幼兒快樂教育在幼兒英語教學中的運用隨著社會的進步各位學者、專家的努力研究。相信幼兒快樂教育將會成為教育的主流思想。在英語中運用快樂教育的理念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從幼兒的心理特點出發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從死板的灌輸教育變成快樂中成長型的教育。通過幼兒英語快樂激發了兒童的學習興趣,燃起孩子心中求知的欲望。培養起部分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得幼兒的英語水平得到了提高。 參考文獻: 1[英]赫伯特•斯賓塞著,顏真譯.斯賓塞的快樂教育[M].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05. 2XXX少兒英語教師培訓中心資料選編 3華愛華.《新<綱要>與幼兒發展》.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nzs兒童學習網-兒童學習資源中心 4朱家雄主編.《中國視野下的學前教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nzs兒童學習網-兒童學習資源中心 5 《學前教育學》 西北大學出版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