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空兩行,以下小四宋體,行距20磅) 一、引言………………………………………………………………………… 1二、電子化政府①的意涵與特征………………………………………… 3 三、電子化政府的必要性和意義………………………………………… 5 (一)提高政府的反應能力和社會回應力,擴大公民的參與。…………… 6 1、價值及作用! 8 (1)價值 …………………………………………………………………… 9 ①真正實現政務公開……………………………………………………………… 10 (2)作用 ……………………………………………………………………11 ②促進政府工作 ………………………………………………………………… 12 2、XXXXXXXXXXXX …………………………………………………………………13 3、XXXXXXXXXXXX …………………………………………………………………14 (二)促進信息流通利用和平等共享!15 四、結論…………………………………………………………………… 16 參考文獻……………………………………………………………………… 18 試論嘉興市的電子化政府建設
[摘要]電子化政府是運用信息技術創新政府治理和服務的整合概念。其內涵在于建立一個虛擬政府,為公民提供方便、快捷、高質量的公共服務。電子化政府對于提高政府回應力、政府政策能力、政府效率,實現開放政府和責任政府,最終提高國家競爭力具有重要價值。是故,建構電子政府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政府再造的新趨勢。電子化政府實現的前提和基礎在于政府信息的公開、政府業務的電子化、政府服務的創新、以及信息技術與政府再造的整合等。(一般為200個漢字左右, 小四楷體,行距20磅)[關鍵詞] 信息技術 電子化政府 政府再造(小四楷體,詞間空一字)
引言 (空1行,論文正文,小四宋體,行間距固定值20磅,段落首行空2個字) 自1960年開始萌芽發展的新興信息科技-電子計算機,與1990年代初期開始普及的通訊科技-國際互聯網相結合,革命性地改變了人類社會獲取信息的方式和效率。電腦科技的優勢在于信息處理的速度快、正確性高、而且存貯能力強,因此可以增加人的生產力、支援決策、降低成本。 本文探討了電子化政府的意涵及其意義;說明了電子化政府在主要國家的發展狀況;探討了電子化政府的實現問題。 二、電子化政府①的意涵與特征 從90年代以后,國際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在政府管理中的應用,人們又提出電子化政府或網絡化的政府管理這一概念,主要指在政府內部行政電子化與自動化的基礎上,利用網絡等信息與通訊技術,連接政府各單位以及各資料庫,進一步對各系統進行整合,并建立其電子化、數字化以及網絡化的政府信息系統;并通過政府網絡體系的建立,為社會公民提供信息和其它服務。 三、電子化政府的必要性和意義 從積極的角度來看,電子化政府的價值是十分重大的,舉其要者在于:政府信息化,可使政府運用所獲取和掌握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發展諸領域的準確的、可靠的信息,以制定正確的決策,作出理性的判斷及采取必要的行動,進而提升政府決策和公共政策的水準和質量。 (一)提高政府的反應能力和社會回應力 “政府信息化可以使政府機關借助現代信息和通訊技術建立政府組織間、政府與社會、政府與企業、政府與公民之間的廣泛的溝通網絡,這種溝通網絡可以打破時間、空間及行政組織部門與層級之間的限制,提高政府內外的溝通效率,及時傳達政府之施政意圖、方針與政策,反映公民的要求和呼聲,從而提高了政府治理的反應能力和社會回應力!雹诹硪环矫妫梢越柚蛱鼐W、電子郵件、電子布告欄等新興的科技方式,與民眾建立一個迅速、有效的溝通途徑和意見反饋機制,從而實現和擴大公民對政府公務管理的參與。 1.價值及作用 正是由于電子化政府具有如此重大價值和作用,世界各國莫不把構建電子化政府作為國家發展的一個戰略性措施。 (1)價值 ①真正實現政務公開 …… (二)促進信息流通利用和平等共享(二級標題小四黑體,左起空2個字) 在信息社會中,信息就是力量和財富。政府是最大的信息收集者-信息源,若能充分利用此資源,實現政府信息流通和共享,必有助于國家的整體發展。
(圖、表居中,圖、表號按自然順序排序,小四宋體,居中)如所示: 表1 四、結論 電子化政府是運用信息技術創新政府治理和服務的整合概念。其內涵在于建立一個虛擬政府,為公民提供方便、快捷、高質量的公共服務。電子化政府對于提高政府回應力、政府政策能力、政府效率,實現開放政府和責任政府,最終提高國家競爭力具有重要價值。是故,建構電子政府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政府再造的新趨勢。電子化政府實現的前提和基礎在于政府信息的公開、政府業務的電子化、政府服務的創新、以及信息技術與政府再造的整合等。 注釋: 注① 電子化政府即指運用信息技術創新政府治理和服務的整合概念。 注② 引文選自:莊秀麗.用BLOG的方式學習.中國研究生,2003,(5):55-57 (空一行) 參 考 文 獻 (空一行) [1] 祝懷新,徐輝.國際政治環境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張坤民等.可持續發展論.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7,3 [3] 加涅.政府行政管理.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4] 張仙,黎加厚.行政倫理學.中小學電教,2004,(6):10-13 [5] 莊秀麗.用BLOG的方式學習.中國研究生,2003,(5):55-57 [6] 劉建銀.技術性行政管理模式的實體實現.XX師范大學,博士,2006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