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通信的工作原理教學設計 海安縣藝術學校 王甲云 226600 教材結構 本課選自教育科學出版社編著的高中《網絡技術應用》(選修)第三章中的第二節,教材從學生學習、生活的既有經驗和實際需求出發,讓學生了解網絡通信的工作原理,該內容是對上一節《網絡的功能和構造》的延續,也是本章的重點,包括“數據的傳輸過程”和“數據交換技術”兩部分,新的知識點較多且較抽象,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難度。 教學目標 知 識 與 技 能:1.了解網絡通信和郵政通信過程的共同點,形成U型結構的概念; 2.了解 OSI 參考模型和TCP/IP 協議的基本知識,掌握其分層及約定的思想; 3.了解三種數據交換技術。 過 程 與 方 法:1.通過比較分析使學生理解網絡中數據傳輸的過程; 2.運用類比讓學生學會區分三種數據交換技術。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將生活中的現象和所學知識進行類比,使學生意識到生活中隨處都是知識,要善于發現,認識到技術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網絡中數據傳輸的過程; 2.OSI參考模型及TCP/IP協議體系的基本知識; 3.三種數據交換技術。 難點:網絡中數據傳輸的過程。 教材處理 將抽象的教學內容用直觀的圖形予以化解,將數據傳輸的過程抽象成一個U字型結構,并貫穿這節課的始終,幫助學生理解重點難點,并形成知識點之間的自然過渡。本論文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教學方法及策略 本節課主要運用類比和問題探究的方法進行教學: 1.類比,將生活中的事例和知識點進行類比,為學生理解知識點搭建平臺; 2.問題,通過問題的提出引發學生思考,通過問題的解答點撥重點難點。 教學設計 課 前 延 伸 上課之前,播放《蝙蝠和雷達》的視頻。 【講解】這段視頻說明了運用非常廣泛的雷達技術,其實是根據蝙蝠的生活習性研發的。這就是技術來源于生活,其實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提問】請同學們開動腦筋想想還有什么樣的例子。 舉例1:蒼耳子和尼龍搭扣 尼龍搭扣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同學們的傘上、書包上,鞋上,衣服上隨處可見,它的創造靈感就來自于一種叫蒼耳子的植物。 舉例2:菲爾普斯的鯊魚皮泳衣 鯊魚皮泳衣在如今的游泳界享有盛譽,他的制作原理也是鯊魚的生理結構優勢。 課 內 探 究 今天我們要研究的網絡通信的工作原理同樣也來源于我們的生活。 一、數據的傳輸過程 (一)郵政系統中信件是如何傳送的? 任務一:請同學們一起來觀看《蠟筆小新》中的一個片段。這是很多年前的一個母親節,小新給媽媽寫信的故事?赐暾埻瑢W們思考學案中的第一個問題。 a. 小新的信是怎么寄出去的,可以分為哪3步? b. 信是怎么送到他媽媽手中的?會不會丟失呢? c. 信不是寄給郵局的為什么要送到郵局? 引導學生把郵局系統分為三層,分別是用戶,郵局,運輸,各司其職,上一層對下一層提出要求,下一層完成上一層提出的要求。 分析送信過程中“約定”的重要性。郵局依據郵編進行分類,郵編是各個郵局之間共同遵守的約定。同樣在用戶與用戶之間,運輸部門與運輸部門之間都遵守一些約定。 提煉出郵政通信的U字型結構,重點強調其分層及約定思想。 (二)OSI參考模型 今年母親節,已經長大的小新,不在母親身邊,他利用qq給母親發來了自己的照片,同時還去郵局給母親郵寄了禮物。我們來幫他分析下,照片是如何在網絡中傳輸的。 為了保證照片在網絡上傳輸準確高效,網絡中也存在一個類似于郵局系統的U型結構,這就是OSI參考模型。它也蘊含了分層和約定的重要思想,所不同的是OSI參考模型分為七層,每一層都有特定的名稱和功能。 1.OSI參考模型各功能層的名稱 任務二:閱讀課本P56頁,結合剛才所學,試著在學案上畫出數據在OSI參考模型中傳輸的抽象結構圖,標出每層的名稱。 2.OSI參考模型各功能層的功能 前面我們已經分析了郵政系統中用戶、郵局、運輸部門三層的功能。那么小新在利用QQ傳送照片時,OSI參考模型中的七層又各自有什么功能呢?我們一起來看! 3.數據在OSI參考模型這七層中傳輸保持不變嗎? 好奇的小新有新的困惑:照片文件在這七層中格式一直保持不變嗎? 任務三:思考火箭是如何運輸的呢?是隨意分解的嗎?哪一層來完成這個工作呢? 【講解】火箭運輸時先分解后還原,照片在網絡中也是這樣傳輸的。 我們知道照片肯定不是隨意分解的,那怎樣才能高效準確的完成數據的傳輸呢? 我們玩拼圖時如果給每一塊寫上編號,就能高效準確的完成拼圖。 同樣,小新發送照片文件時也是被分為許多小的數據包,并加上一些地址信息、控制信息、錯誤校驗信息等包頭信息,經由不同的路徑傳遞到接收方。反過來,小新媽媽在接受照片時就是一個拼拼圖的過程,由下向上不斷地組合,去掉附加信息,最終還原為初始信息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OSI是一種網絡通信的參考模型,模型的作用在于提出一種思想,提供一種標準,就好比真正在路上行駛的并不是車模,而是各種各樣的常用汽車,那么網絡中真正在使用的是什么呢? (三)TCP/IP協議體系 在網絡中真正使用的是TCP/IP協議體系。它包含了上百種協議,其中的核心協議是TCP協議和IP協議,因此得名。TCP協議和IP協議各司其職。 TCP協議(傳輸控制協議):管理與校核(分解、編碼、編址、糾錯等); I P 協 議(網際協議)::數據傳輸、地址選擇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可以推斷出TCP/IP協議體系也是一種U型結構,不同的是它分為4層,在OSI參考模型的基礎上,簡化了層次,提高了效率 任務四:學生自主學習教材上P58圖3-5關于TCP/IP協議體系的相關知識,以同桌為一小組,完成學案第二個問題。 二、數據交換技術 數據傳輸的U字型結構從總體上講分為三部分,分別是發送方,接收方和傳輸線路,見右圖。 好學好問的小新已經研究了OSI參考模型和TCP/IP協議體系是關于發送方和接受方的內部結構,那么數據在傳輸線路中又是如何傳輸的呢?這就是數據交換技術。下面我們就發揚小新的探究精神,一起來自習課本P58—P59頁。 任務四:學生看動畫演示回答是何種數據交換技術,同時需說明原因。 技術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傳統電話、電報、IP電話這三種常見的通信方式,就分別運用的這三種交換技術。 任務五:試思考這三種交換技術的優缺點,填寫下表。 通信方式 數據交換技術 優點 缺點 傳統電話 電報 IP電話 三、總結 郵政系統、OSI參考模型、TCP/IP協議都采用的是一種U型結構模型,并且都遵循著“分層”、“約定”的思想,以保證數據準確發送。同學們,圣誕節快到了,你給父母送去問候了嗎?如果沒有,趕緊補上一個吧!不管你是通過網絡還是通過郵政系統,你的問候一定會送達的!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