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打破傳統教育對學生的束縛,全面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我們已歷經三個學期對傳統教學法進行了由淺入深的改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借鑒“洋思”教學法的優點,結合較為成功的杜郎口經驗,再利用東廬中學以“講學稿”為載體的模式,進行我校課堂教學改革。在這個實驗過程中,學生的成績有了明顯突破,呈大面積提高的趨勢;但同時也存在部分教師擠占學生課余時間進行教學、補差以及學生厭學現象嚴重等一系列問題,特別是在后階段使用講學稿進行教學但又未及時減輕學生課余作業量的情況下,這個問題尤為突出。所以,教學法雖有突破但教學改革還將繼續,以真正適應學生的發展。
關鍵詞:教學改革 突破 存在的問題 深層改革
教學背景和教學改革 我們學校地處慈溪市橫河鎮,由于靠近滸山城區,生源流失嚴重;余下的大部分學生和學生家長由于對教育的不夠重視,導致差生率、流生率偏高,而優秀率、合格率偏低,是一所典型的基礎較為薄弱的農村初中。 面對這種教學背景,我們要想在教學成績上有所突破、并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優秀的成績,就必須對已有的傳統教學進行改革。希望通過摸索,能使我們農村教師都擁有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能力,使我們的學生能在輕松的教育環境下快樂地、大面積地提高學習成績。 好在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我們及時吸取了“洋思”教學法的優點,也正是這種教學法讓我們抓住了改革的契機。我們由盲目“跟從”開始,先按照洋思模式(提示課堂目標、指導學生自學、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檢查學生自學效果、引導學生更正、指導學生運用、當堂訓練等環節)進行教學。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一部分老師由于思想上受老一套思路的引導和約束,沒有進行洋思教學或在應用這種教學法時偷工減料、不相信學生的自學能力、不給學生自學的機會,總喜歡自己滔滔不絕的講……所以當時這種模式的進行舉步維艱。好在,接下去的幾次測試逐漸證明了這種教學法的好處,才讓全校老師對“洋思”教學法有了新的認識。 但是針對我們學校無晚自修進行集中預習、難以達到預習效果這一環節,困難還是不小。為了解決這個顯而易見的矛盾,我們小組成員間經常互相開課、評課、討論小結;也經常與其他同樣實行“洋思”教學法的學校同仁們互相學習、討論;還走出本市,向學習“洋思”經驗后獲得成功、并已進一步形成自己學校特色的杜郎口中學、東廬中學討教經驗。最后,我們采用了“講學稿”模式的教學法。我們以備課組為單位,集體備課,每一節課的內容包括課題、學習目標、重難點、課前預習、教學過程(提出課題,揭示學習目標 ;給學生自學指導,指引學生自學;討論、研究得出正確結論;當堂訓練;適度拓展;課堂小結和布置作業)、課后反思。下面說說我們的具體做法: 以“講學稿”為載體的教學法,打破了以往講、學不同稿的傳統模式,讓老師與學生真正做到“心連心”。這樣就要求我們備課組成員之間精誠合作,我們要把講學稿編得既讓學生容易學,又要讓學生在互幫、自主的環境下提高學習效率,這樣就對備課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為此,每個教師先提前備好課,并在每周三下午一、二兩節課集中討論、小結、反思、定稿,形成教案并分配好下期課程講學稿編寫任務。整個過程中同事們都獻計獻策,為講學稿編得更為出色、更符合學生的成長而不懈努力。 平時我們始終堅持使用講學稿進行教學,一般上課前一天發放講學稿,讓學生根據講學稿進行預習,并完成預習作業,學生可以互相交流,教師可以適當單獨指導,但不直接告訴學生讀、解題的方法。次日早上我們會收講學稿,批閱學生的預習作業,并根據預習決定教學時的側重點,做到學生能自學會的簡單教,甚至不教,對于存在困惑或不理解的重點教,詳細教。學生在參與課堂學習時,主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充分參與討論,所以我們還給學生分了組,形成幫扶結對搭子,這樣在學習中可促進學困生的進步,并給優等生一種發揮能力的機會,使他們更樂于去學。 在教學過程這一環節中我們重視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機會,并關注學生數學能力和數學思維上的提升,但經常也有遇到討論冷場或學習效果不佳的情況,當時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經常只能通過補課完成任務,好讓學生的知識及時得到鞏固和發展。 同時,我們還要確保當堂訓練的時間和獨立完成的要求,如果時間允許,在當堂就能完成批改和再次糾錯的過程。對于小結,學生說得不全面不要緊,老師再引導學生集體小結。這樣學生在課后作業時效率就會提高。
改革中的突破和存在的問題 自從我們使用了講學稿,以這種模式進行教學,應該說學生的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中等生的提高尤為明顯,學生從初一入學以來,每個班的優秀率由原來的30%左右逐漸上升至55%左右,到現在已經基本保持穩定,個別的班級還遠遠超出了這個成績。這樣,優等生的人數比以往要多很多,而學困生的人數也比以往要少得多,特別不愛學習的同學基本上很少,我們這一屆學生的總體成績長期保持全鎮第一并遙遙領先。應該說這種教學改革讓我們嘗到了勝利的喜悅,但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 比如,我們平時不能保證每節課都當堂完成。原因有很多,如因有些課的性質的問題,導致討論過分熱烈或冷場,要是老師沒有及時進行小結或及時進行適當的引導,就很有可能無法保證接下去的課的時間;當時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經常只能通過補課完成任務,讓學生的知識及時得到鞏固和發展,很顯然老師的好意無疑已加重了學生和自己的負擔。 也有的老師無法堅持使用講學稿進行教學。一則有一部分老師本質上不接受“洋思”教學法,不相信學生的自學能力,也不給學生自學的機會,總喜歡自己滔滔不絕的講……學生聽的枯燥、不感興趣,看上去是在使用“講學稿”進行教學,實際上還是老一套的“喋喋不休”,沒有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習效果不佳的情況;二則使用講學稿就要求學生認真預習、同時老師還要在次日早上收講學稿,批閱學生的預習作業,并根據預習決定教學時的側重點,做到學生會的不教,教學生不會的,這看上去很簡單,但用起來有很多老師會覺得麻煩、沒必要;課后還要批改學生的當堂訓練,但其它的如作業本、方法指導叢書、單元測練等又沒有減少,讓老師們、學生們疲于應付,都覺得很累! 同時,我們還面臨一個嚴峻的考驗,那就是要求在短時間里出效果,我們還不夠自信,都覺得壓力挺大,所以經常要去占別的老師的“副”課去上,這又隱形地加重了學生的負擔,久而久之,學生逐漸產生厭學情緒;而老師們的工作壓力也會越來越大,無論在精力上還是心里上都會產生難以想象的問題;同時,老師們真正研究一堂課、講學稿編制、課后反思提高的時間和機會也都會相應減少,令人擔憂…… 另外,確實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的成績得到了提高,但還是有一小部分學生無法有明顯的進步。一則由于過多的上課時間和改作業的時間,讓老師輔導學困生的時間相應減少,或者干脆認為這最后的幾個學生是無法得到提高的而放棄輔導;二則這一部分學生的基礎實在太差,通過自習為主的教學法無法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提高成績;三則,這一部分學生一直無法提高學習成績,容易自卑,自暴自棄等。 正視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策略 可見,教學法雖有突破但還不完善,所以教學改革還將繼續。我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種高效的、但同時有可以減輕負擔的教學法。那么要實現這種想法,很明顯地,我們只有正視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有真正解決問題的策略,才能真正適合學生的全面發展。現提出以下幾條策略,供大家共同探討: 教師本身素質的提高 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而教師本身的教學素質又是與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相關且影響最為重大的一個因素。那么如何提高一個教師的素質呢?我認為簡單的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①教師要具備所教學科的相應的專業知識,并具有一定程度的綜合性知識和由于形勢的發展下必須要掌握的教學應用性技能;②教師要具有一定的科研素養,這樣才能激發出更多的教育智慧,才能更好地處理教材,讓沉悶的課堂變得有生氣,同時也可以更好地處理課堂內外的突發事件;賀誠老師在一次發言中就說過:“一位有智慧的校長就會孕育出一所有智慧的學校,同樣一位有智慧的教師就會孕育出一批有智慧的學生。”③教師要具有不斷學習、不恥下問、勇于改革的精神和勇氣,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取得不斷的進步,也才能在教學改革大潮中立于不敗之地。 改變傳統觀念,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現在的教育已經讓老師們體會到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成績;而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又與老師們的正確引導分不開。但老師們還一下子無法擺脫傳統教育觀念,以“師道尊嚴”自居,忽視學生的能力和尊嚴,不信任學生,總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試問這樣的老師如何真正調動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不覺得學習是件快樂的事,又怎能真正學好?我覺得暑期教師學習材料(十七)中有兩句話說得很好,與大家共勉:第一句——教師應當屬于學生,而不是凌駕于學生之上。第二句——學生理應是班級的主人,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老師要起到領跑的作用,而且逐漸從領跑到陪跑,讓學生超越,并不斷為學生掃除成長道路上的障礙。 作業量多,工作量大,要適當減輕壓力 很顯然,在使用講學稿教學的時候,老師們又沒有及時減輕學生課余作業量,而且又大量的占課,已大大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和學習壓力以及教師自身的工作負擔、教學壓力。學生沒有可以保證的休息時間,就沒有可以保證的健康身體,就不會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而且這樣做與學生愛玩的天性相悖,那還怎么談提高成績。同樣,對于老師而言,過大的勞動量和工作壓力,長期以往也會產生很多不良因素,不利于身體的健康和教學水平的提高。所以,只有適當減輕壓力,在教學發式方法上多下功夫,找到一種合理的方法才是當務之急,才能真正解放教育、減輕壓力。 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用更多的愛對待那些需要幫助的學生 以往,我們都認為教師偏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是人之常情,疏不知這樣做會嚴重影響其他學生的學習情緒,而且這樣的老師也不會給學生留下好的印象,更不用談學好該教師所教學科了。我們教師只有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用更多的愛對待那些需要幫助的學生,才能真正獲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才會讓學生們學會互愛互幫互助,這樣會比只有教師一個人努力要好得多。 總之,我們只有通過不斷的摸索、實踐,再結合一定的理論支持,才能把空洞的文字轉化為可以應用的藝術,才能讓我們的教學改革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才能讓學生真正得到全面發展。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其他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