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班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摘要]小學班風建設是班級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的形成與發展對課堂教學的實施、學生成長的推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已經越來越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視。本文對當前小學班風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針對班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小學 班級建設 培養班風
在這些年的班級工作中,我深深感到,要搞好班級管理工作,就必須搞好班風、學風建設。班風、學風不僅是班級學生的整體風貌和風氣,更是班主任自身之風作用于學生的表現。樹立良好的班風、學風,有助于弘揚正氣,形成團結奮進和諧的育人氛圍。好的班風、學風會使學生相互學習、相互競爭,推動班內同學上進。因此,我把塑造良好班風、學風,作為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務。下面我將針對班風建設的內容、存在的一些問題及相應的措施展開敘述。 班風建設的內容及重要性
走向素質教育,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擺在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人的素質并不是先天的,而是“人在后天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獲得的”。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是素質教育的途徑,在學校各項工作中,融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為一體就是校風建設和班風建設。尤其是班風建設。小學六年,學生在一個具體的班內學習生活,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一個教學班的班風如何對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影響極大,因此班風建設對素質教育具有特殊的意義。
學風和班風是每一個班集體的靈魂。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是各方面關系的協調者。所以班主任在建設班級的學風和班風的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第一,班主任必須會的學生的信服。班主任要能在學識上,專業知識上征服學生,信服學生。其次就是班主任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用自己的言行舉止教育孩子們往好的方面發展。要讓讓學生打“心”眼里佩服班主任。對班主任工作自然肅然起敬。 第二,要與學生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無不時刻影響著學生。教育的“師范性”,教師的敬業精神,都會通過班主任舉手投足表現出來。師生之間的矛盾對立在很大程度是因為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與學生的相互不理解造成的。老師一定要和學生多多進行溝通。有什么問題急躁解決,不要把小問題積攢成大問題。溝通的多使學生和老師關系融洽,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也有利于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 對此,我有著切身的體會。記得第一次帶班,為了讓學生服服帖帖,我總是板著臉,課后也不與學生相處交流,以樹立老師威嚴。尤其對學習成績差或調皮搗蛋的學生,更吝嗇得不給予一絲笑意,相反經常嚴厲地批評他們。最終使我和學生之間的溝通特別困難!成績好的學生認為老師過于嚴肅不能親近,學習不好的學生天天聽到你對他的不滿,也懶得與你多說一句。師生之間溝通不暢,很多教育措施和教育理念就無法實施,更談不上創建一個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班集體。再次接班,我就下決心改變師生相處的方式。我通過家訪和與學生談心了解其學業成績、興趣愛好、才能特長、性格特點、成長經歷及家庭情況等。在了解學生個人的基礎上,對班集體的特點進行總結,從實際出發,對癥下藥進行教育。每次走進教室,我都帶著笑臉,語言親切,學生很自然的會把他們今天發生的事一一告訴我,利于我及時了解班級動態,及時進行引導教育。同時,我還注意做后進生的轉化工作,經常和他們個別談心,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對班級的影響,讓他們自我克制。一旦有了進步,馬上給予表揚,若再犯,批評之后還給他改正的機會。作為班主任,我在做有關班級的一些決定前,會聽聽學生的想法,尊重他們的意見,這樣師生之間就建立了互相信賴、互相支持的和睦關系,許多教育目標就能實現。有了這個前提,許多措施就能順利實現,學生也會較好的配合。 第三,選擇合理的班級管理方式,要顧及到學生的心理。孩子們畢竟是孩子,他們有什么不服氣的地方不會壓制也不會偽裝,只會很明白的表現出來。那么就使得班級管理方式要“多變中尋求不變”的宗旨。宗旨不變是指教孩子們學知識、學做人的宗旨不變,不變中尋變是指要變化方式,靈活應用。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對于我們學業上的發展的確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二.班風建設中存在的具體問題 班容班貌差
班容班貌是指班級的面貌。班容班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班級的整體風貌,展示班級的形象,體現班級學生的精神狀態。有些班級班容班貌較差:講臺上粉筆盒擺放不整齊,粉筆到處亂丟,教師上完課后沾上一身的粉筆灰;公共物品(掃把、拖布等)亂擺放;教室里堆滿垃圾、墻壁上布滿腳印。 學生缺少集體觀念,班級缺乏凝聚力
過去所提倡的集體主義、為他人服務等觀念由于受到社會現實的道德價值觀念的影響,正隨學生年齡增長而逐漸淡化,代之而起的是“做一個現實的人”。現代的很多學生都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班級影響,對班級榮譽漠不關心,“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成為“新”的人生準則。在許多學校,特別是重點學校中,不少中小學生不愿為他人服務、做公益事情,有的學生不愿擔任學生干部。班級缺乏凝聚力,如同一盤散沙。 3. 分幫結派現象嚴重,學生之間關系緊張 有的班級同學之間嫌隙很大,缺少溝通交流的活動,不能彼此理解和包容,導致分幫分派,矛盾很多,本應團結的班集體拆分成多個小團體,整個班的同伴關系是不和諧的。有些學生學習基礎薄弱,學習后進。學習的后進又很容易帶來品德的問題。這些邊緣人群在班級里得不到應有的關心,找不到歸屬感,便轉移向幫派團伙尋找補償性替代。這必然影響到班風的建設,降低了班級的管理效率,也不利于學生的成長。 以上這些現象如果不改善,都會影響班級的整體環境,教育也很難有成效,因此我們必須狠抓班風建設。
三.如何更有效地培養良好的班風 班風,即班級風氣,是指一個班級中起主導作用的風氣。它是師生在共同的班級生活中形成的一種精神風貌,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作為一名班主任,每天都在與學生打交道,在大量的工作實踐中,我深刻地體會到良好的班風建設對于抓好班級管理極為重要,而如何有效地培養良好班風卻不是件簡單的事。 以下是我在工作中就如何培養良好班風這一話題的一些做法: 1、確定班風,提出目標 班主任在接班之初,就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及身心特征有意識、有目的地組織學生討論確定班風的構成要素。對于低年級學生可以要求他們誠實、勤勞、好學;對于中高年級同學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團結、上進、競爭、創新,使班級成員自覺自主地形成正確的輿論,取得共識,為良好班風的形成奠定基礎。另外,班主任還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提出不同階段的具體奮斗目標,例如“學雷鋒周”、“文明禮貌月”、“為班級爭光,搞好體操比賽”等。目標明確了,團結加強了,紀律性提高了,學生自覺學習和鍛煉的風氣就會逐步形成。 奮斗目標的確立必須實事求是,也就是班風建設必須要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目標過高過低都是不科學的,都不利于班集體建設,對基礎好的班級,目標可定得高一點;而對基礎差的班級,目標就應定得低一點。因此,班主任調查了解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情況明了,才能制訂出切實可行的班集體奮斗目標。如果是中途接的一個班,除了聽取前任班主任和其他任課教師的意見外,還必須深入到班級學生及其家長和其它班的學生中去了解情況,否則難以操作,從而影響目標的完成。另外,還要發揮目標的管理作用。通過目標管理,建設一個團結和諧、奮發上進的班集體。具體做法是:依據班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和學習情況,制訂出切合班級實際的管理目標;然后圍繞班級目標,指導學生制訂出與各自情況相符合,又與班級目標相配套的個人目標;之后,班主任可根據目標的內容和同學們的實際情況,制訂出有效的措施,引導同學們實現班級和個人的雙重目標。這樣,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必能形成團結和諧、奮發上進的班風。 2、選拔和培養班級骨干 要樹立優良的班風,實現班級共同目標,必須有一批緊密團結在班主任周圍的學生干部和積極分子。組建班干部隊伍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1)、發揚民主,注重培養 在低年級,班主任不僅要告訴小干部們做什么,還要指導他們怎樣做。可以結合“第一次當班干部”等活動,讓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學會一些簡單的管理方法。例如,如何整隊、喊口號;有同學不服從管理時不能罵人、更不能用棍子打人;同學出現問題要及時告訴老師……中高年級班干部由于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班主任可以事先講清活動的目的或要求,留給他們一定的空間,這有利于班干部更好地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班主任要引導學生理解、支持班干部的工作,要肯定取得的成績,指出存在的不足,培養他們默默無聞、樂于奉獻的精神品質。 (2)、多設職位,輪換鍛煉 著名教育哲學家羅素說:“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質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的發展”。一個班級不僅存在班干部集體,同時還有相當數量的積極分子。班主任要規范引導,委以職務。我曾接過一個三年級的班,負責該班的班主任工作。這個班紀律渙散,小團體多。我便主動與這些小團體頭目們交流、溝通。我發現他們當中有的學習優異,有的愛好廣泛,有的認真負責,有的頗具領導才能。經過一番談話和幾次班級活動后,班級積極分子也逐一浮出水面。我和學生們協商選出了班干部、小組長、課代表、負責人、管理員,每人只擔任一個職務。這樣全班40人,20多個是積極分子,學生各盡其能,各負其責,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交代,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健康風氣蒸蒸日上。在后來的工作中,我們又積極地輪換干部,使更多的學生得到了鍛煉,有力地鞏固了班風。 在輪換干部這個問題上,我們首先要形成一定的體制,不能隨說隨改。對于缺乏自信,不擅長管理的同學,班主任不能以任何理由取消其參與班級管理的權利。試想想,如果讓同學們輪流擔任小組長,但當輪流到某個同學時突然以種種理由跳過該同學,那么對于該同學的心理會有多大的打擊?這就違反了我們輪換就是為了鍛煉的本意,也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3、建立完善班級規章制度 “沒有制度,無以成方圓。”小學生依賴性強、自覺行為意識差,他們的行為常要依靠外力的監督。因此,班主任必須要為他們建立起看得見、摸得著、可以仿效的參照系,給他們以具體的規范。 (1)、與學生共同討論制定 學生是班集體的主人,班主任應發揚民主,積極鼓勵他們參與班級規范的制定。剛開學時,學生總表現出紀律性差,上課很難認真聽講。這時,班主任可以多聽聽學生的意見,分析原因后與他們一同制定《課堂公約》。有些同學,沒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常常隨地吐痰、亂扔紙屑。班主任在講清利害關系之后,也可以和大家達成共識,制定《衛生公約》,提出必要的約束條款。在師生共同討論中,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使他們有了“主人翁感”。同時,這樣制定的規范學生易于接受,自覺貫徹執行的意識更強。 (2)、切合本班實際,要有約束力 建立班級規章制度也不能照搬照抄,要在《小學生守則》、《小學生行為規范》的基礎上制定一些切實可行,有針對于本班實際的制度。例如:一個班級學生紀律渙散,愛吵愛鬧,班主任可以針對這一實際,制定一些必要的規范,對愛吵鬧的學生加以約束。另外,制度要有約束力度和范圍,但又不能過分苛刻,不能事無巨細,約束一切,要留給學生一定的空間。 (3)、做好檢查評比 光有規章制度還不行,要對學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及時地檢查、評比。合理的檢查評比能夠督促學生自覺地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推動班級常規管理的順利進行。檢查評比要公正嚴明、一視同仁,要注重反饋信息,總結提高。 (4)、獎其當獎,罰其當罰 該表揚時,決不吝嗇;該批評時,決不姑息。對后進生則要多鼓勵,少批評。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分寸,講求藝術,不能說一是百,不能一無是處。表揚后要勉勵其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批評后要多交流談心,讓其正視錯誤,認真反省。 濫用獎勵或懲罰都是不道德的,不僅會使獎勵與懲罰喪失有來的作用,而且還會適得其反。只有合理地運用表揚與批評,才能督促學生更好地遵守制度,形成健康的班級輿論,進而為樹立優良的班級風氣保駕護航。 科學的管理需要一套嚴格的、可操作性強的規章制度,但是有了一整套嚴格的制度并不等于就有了科學的管理。常有這樣的現象:同一個學校,不同班級班風各異,甚至出現兩極分化。我認為出現這樣現象的原因在于如何看待同學,如何進行管理。一種做法是將學生置于管理的對立面,以堵代疏,以罰代管,以權代理,其結果是學生像按不下去的皮球,師生對立情緒日趨嚴重,既損害了老師本人的形象,也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素質教育;另一種做法是,視學生為管理的主體,在老師的言導身教下,讓學生參與管理,在管理中培養其公民意識和遵守紀律的自覺性。
4、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 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可以滿足學生的需要,能是集體精神煥發,對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熱愛生活及發揮才干等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班級活動可以多種多樣,可以是班級例會、主題性教育活動,也可以是文體、學習、科技、勞動、社會實踐等各項活動。在活動中氣氛活躍,促進了人際交往,提高了實踐能力,使學生深受教育。通過活動大家能有更多的機會交流,使班級出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同時也形成了一股齊心協力積極進取的良好班風。 總之,班風建設是一個系統過程,班風是經過長期教育、精心引導、嚴格訓練而逐漸形成的一種良好的行為風氣,班風反映了一個班集體的精神風貌。良好的班風對學生的人格完善、品格形成、健康成長及學業進步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馬春莉:《小學班級良好班風建設初探》,《新課程學習(上)》,2011年,第十期 檀傳寶:《獎其當獎,罰其當罰》,《人民教育》,2005年,第12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教育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