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現代社會中國的學前教育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國家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前教育得到越來越大的重視,學前教育在兒童發(fā)展中的地位顯得越來越重要。人們漸漸意識到學前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開端,是中小學教育質量的基礎與保障。近年來,不論是政府機構、學校、家庭還是教育者個人,越來越多的機構和個人潛心致力于學前教育方面的學習和研究,力求找到一種適合中國國情,符合中國兒童心理發(fā)展和需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迄今為止,在國內的學前教育體系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共爭春”。 本人從事學前教育事業(yè)已有數年,接觸過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也是五花八門、各式各樣,接下來就所擁有的學習經驗對現階段中國的學前教育體系起進行簡單的總結和分析。 首先了解一下學前教育的含義和意義以及內容等。 什么是學前教育
簡單來說,學前教育是指從出生到入學前的兒童的教育,受教育對象的年齡為0—6。中國目前學前教育的體系基本有三種:托兒所、幼兒園和學前班(這三種體系的詳細介紹在后文中會有),幼兒園占大多數。而隨著大家教育觀念的轉變,現階段學前教育對象的年齡提前了,也就是從兒童一出生就可以接受系統(tǒng)的教育了,這就是現在國內外都流行的嬰幼兒早期教育,甚至很多教育者認為從母親懷孕開始胎兒在母體內已經能接受教育了,也就是所謂的胎教。 學前教育的意義和內容
學前教育是由教育者,如教師或家長利用各種方法、實物開發(fā)學前兒童的智力,使他們更加聰明,有系統(tǒng)、有計劃而且科學地對他們的大腦進行各種刺激。使大腦各部分的功能逐漸完善而進行的教育。由于兒童是人生智力發(fā)展的基礎階段,又是發(fā)展最快的時期,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對兒童的智力發(fā)育及其日后的發(fā)展有很大的作用。學前教育是一個多方面的培養(yǎng)過程,包括了對兒童觀察力的培養(yǎng)、想象力的培養(yǎng)、思維力和記憶力的培養(yǎng)、語言表達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的培養(yǎng)等。這些方面是相互依賴而又相互制約的,在整個學前教育過程中缺一不可。 學前教育為學齡前兒童提供了最佳的發(fā)展機會和環(huán)境,雖然現階段學前教育的體系不一定完善,教育內容并不一定和現實生活一致,但是它為孩子們以后進入更高一級的教育(小學、中學、大學等)提供了可以學習和模仿的經驗。教育心理學家通過研究認為:比起其他時期,兒童在6歲之前是形成性格個性發(fā)展和基本生活態(tài)度的重要階段。因此學齡前兒童應該得到更多的重視,應該有更好的條件去成長和發(fā)展。 到現在為止,還有很多中國的家庭把孩子的健康和營養(yǎng)放在了第一位,這個并不是錯誤,錯誤的是,大家往往忽略了兒童心理的發(fā)展和需求。很少甚至沒有對孩子進行情感、性格等心理上的訓練和輔導,從而導致現在的兒童出現很多的心理問題,如:自閉、多動、暴力、敏感、脆弱等等,而一旦孩子出現了這些心理問題,往往很難矯正,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其一生。而學前教育就是為了預防和針對這些方面的問題對兒童進行科學系統(tǒng)的教育,使其能夠健康正常地發(fā)展。 學前教育能夠提供給孩子們的內容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要關心兒童的身體發(fā)育狀況。 做好預防和治療的保健措施。 提供給孩子良好的衛(wèi)生環(huán)境。 要給予孩子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要給予孩子充足的戶外活動,增強孩子的體質。 防止孩子過度疲勞和刺激。 要提供孩子與同齡人之間的社會交往機會。 讓孩子有機會小范圍地接觸社會,學會與人分享和合作。 讓孩子能感受到成人的關愛和照顧,但不要過度溺愛,不要讓他們產生依賴。 給予孩子了解周圍世界的,如認識大自然,認識居住的城市等。 為孩子提供學習和實踐的機會和材料,臺豐富的圖書、繪畫材料、勞動工具、益智玩具等。 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和態(tài)度,對孩子今后進入集體(學校和社會)的生活非常有利,如:養(yǎng)成正常、規(guī)律的睡眠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學習如何去處理與解決問題,有責任感等。
當代中國學前教育的三種體系 我國現行的學前教育模式主要由托兒所、幼兒園和學前班三種機構組成。其中,幼兒園是學前教育的主體,是其中最重要的、最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一)托兒所 1980年衛(wèi)生部頒發(fā)了《城市托兒所工作條例》(試行草案),確定了我國現行的托兒所制度。《條例》明確指出:托兒所是3歲前兒童的集體保教機構,負責教養(yǎng)3歲前的幼兒,并為其父母參加工作提供方便,幫助分擔家長教育幼兒的責任。托兒所招收的是0—3歲的幼兒,有的家庭因無人照看孩子而把孩子送到托兒所,《條例》中并沒有規(guī)定幼兒入托的年限,可以是幾個月,也可以是幾年。 (二)幼兒園 1996年國家教育委員會頒布了《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確定了我國現行的幼兒園教育制度。《規(guī)程》指出,幼兒園是對3周歲以上學齡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制度的基礎階段。幼兒園的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fā)展,同時為家長參加工作、學習提供便利條件。 幼兒園的出現解決了家庭在培養(yǎng)兒童時所受時間、空間、環(huán)境等制約的問題,促進了幼兒身體、智力和情緒的健康良好發(fā)展。在幼兒園里幼兒不僅能夠學到知識,還可以從小接觸集體生活,為長大后進入社會這個大集體打下堅實的基礎,幼兒園能夠陪伴和幫助幼兒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時光。 幼兒園作為一種典型的學前教育機構,用于對學齡前兒童集中進行保育和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基礎的基礎。幼兒園教育主要對兒童進行性格、行為習慣、初步的自然與社會常識等方面的預備教育,教育的課程沒有明顯的區(qū)分,主要由健康、社會、語言、藝術、科學等幾大領域以及各種活動構成,各個領域相互融合滲透,決定教學內容。幼兒園以游戲為幼兒的主要活動,教師通過多種游戲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主動、積極、活潑、生動地進行活動。 (三)學前班 國家教育委員會1991年頒布了《國家教育委員會關于改進和加強學前班管理的意見》,確定了現行的學前班教育制度。其中指出,學前班是對學齡前兒童進行教育的一種組織形式,在現階段,它是農村發(fā)展學前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在城市,是幼兒園數量不足的一種輔助形式。學前班是幼小銜接的一種方式,它招收的是5至6周歲的兒童,通過良好環(huán)境和各種活動,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為入小學做好準備。發(fā)展到現在,學前班這種教育制度在農村居多,城市則是以幼兒園為主。
四、近年來中國新出現的教育模式
近年來,中國出現了許多新的教育模式,有很多是從國外引進的,現在在國內比較流行的是嬰幼兒早期教育和蒙臺梭利教育。 (一)嬰幼兒早期教育 近10年來,中國各大城市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起了一股早教熱潮,年經的父母們見面后的首要話題就是:“你的孩子早教了嗎?”。目前大家對的認識可能說是不夠全面和準確,以為學齡前教育就是早期教育,也就是0—6歲期間,然而目前我國各大院校的早期教育所規(guī)定的是0—3歲才是屬于早教范疇,可以歸納為:0—3歲幼兒的教育為啟蒙教育或小童教育,4—6歲幼兒的教育為大童教育。中國現在各大城市的早期教育機構多為商業(yè)性質的,官方的早期教育機構很少,根據迪杰特2011年度上半年的數據統(tǒng)計,中國大陸地區(qū)有早期教育機構12450家,其中外資投資占比17.8%。目前全國早教市場最活躍的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四個城市,根據數據,這四個城市2011年上半年早教中心同比新增33.6%,達到5112家。 除了早教中心這種早教機構,還有親子園,這些教育機構的特色便是:根據0—3歲嬰幼兒的心理發(fā)展特點有針對性地設置一系列的活動,按照月齡分班,由家長陪同上課,在對寶寶進行各方面的訓練的同時,也教給家長如何教養(yǎng)寶寶、如何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訓練寶寶的方法。這種教育模式不僅對孩子有利,也能幫助家長掌握正確合理的育兒方式,是目前許多家長都喜歡和認可的教育模式。 (二)蒙臺梭利教育 20世紀以來,在世界各地刮起了一股“蒙臺梭利”風,20世紀的幼兒教育以重重的一筆記下了“瑪麗亞·蒙臺梭利”這個名字,她創(chuàng)辦的“兒童之家”成了幼教工作者朝拜的“圣地”,她創(chuàng)造的“蒙臺梭利教育法”引起了人們對幼兒教育的極大熱情,20世紀被認為是“兒童的世紀”,瑪麗亞·蒙臺梭利則被譽為“兒童世紀的代表”,她的教育理念迅速風靡全球。 蒙臺梭利教育以兒童自然發(fā)展為原則的獨特教育理念,在20世紀初期被世人關注,被認為是高品位的、最為優(yōu)秀的教育模式而流傳世界各國,百年以來,享有最高的榮譽,被許多國家采用。、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蒙臺梭利教育被引進中國,如今已經被國人廣泛地認知和認可,有了一定的地位。國內各大城市出現了蒙臺梭利學校,很多幼兒園也引進了蒙臺梭利教育,將蒙臺梭利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與幼兒園教育理念相融合,形成了現在的“蒙氏幼兒園”“蒙氏班”等模式。例如,蒙臺梭利關于教師的角色;蒙臺梭利的教具;蒙臺梭利對感官教育、環(huán)境教育、生活訓練的系統(tǒng)理論,告別是數學教育的理念及方法,都值得我們很好地研究和學習。 蒙臺梭利教育融合了心理學、自然科學、人類學、教育學、數學、醫(yī)學等學科為一體的科學教育體系,為廣大熱愛學前教育事業(yè)的教育工作者和學者提供了廣泛的研究資料和學習的機會,如果能把中國經典的教育理念和蒙臺梭利教育相結合,形成一套新的中國式的教育體系,將會推動中國的教育更好更快地發(fā)展。 以上是我對中國現階段學前教育模式所做的簡單總結和分析,作為一名最前線的教育工作者,希望能借助大家的力量來為我國的學前教育事業(yè)做出更大的貢獻。兒童是祖國的花朵和未來,學前教育是中國的根本教育,更是現階段所有的國人們應該齊心協(xié)力共同參與的一件大事,為了中國的未來,大家都行動起來吧! (備注:參考資料和數據來源于網絡。 參考《蒙臺梭利教育研究與發(fā)展》《城市托兒所工作條例》《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fā)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lián)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教育管理畢業(yè)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yè)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