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3396
淺談屈原的愛國思想
[ 摘 要 ] 屈原的主要思想傾向不是儒家,而是植根于楚民族傳統文化和楚國民族精神的,以楚君、楚國為特定對象的忠君愛國思想,以及為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所鼓舞的“忠君愛國”的偉大獻身精神。
[ 關鍵詞 ]屈原 楚民族文化 楚民族精神 愛國主義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關于屈原的主要思想傾向,從古到今有一種似乎成為定論的看法。司馬遷在《屈原賈生列傳》中評價屈原及其作品對說:“國風好色而個淫,小雅怨夜:而個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上稱帝獸,下道齊恒,中述湯武,以刺事。明道法之廣崇,詔亂世之條貫,不畢見。”這里把屈原的作品《離騷》直接和儒家經典——《詩經》聯系在一起。而稱堯舜,述湯武,又自然使人聯想到那位言必稱堯舜的孟老夫子。由此開始,屈原便披上了儒家思想的外衣。南朝的劉勰在《辯騷》中盡管提出了屈原作品中的“詭異”、“譎怪”、“狷狹”、“荒淫”四者異乎經典,但仍然強調說:“觀茲四者”,同于風雅到南宋時朱熹在《楚辭集注騷序》中提出:“楚辭寓情草木,托意男女,以及游觀之適者,則風雅之再變矣。其祭舞之盛,則幾乎頌,而其變也又有甚焉。”朱熹雖然比劉勰進了一步,指出其“托意男女”、“感今古”、“語言冥昏而越禮”、“攄怨憤而失中”,這些都個同于《詩經》,但仍然脫離了“變風”、“變雅”,“風雅之再變”、“其變又其焉”。總之,萬“變”不離其宗,最后還是歸到儒家經典《詩經》上去。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