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6255
試論三曹詩歌的藝術差異[摘 要] 建安文學在中國文學史的藝術寶庫中,閃耀著奪目的光彩。 “三曹”作為建安文學的主干,他們的名字及其詩歌更是熠熠生輝。三人因各自詩歌創作上的差異,從而散發著獨特的個人魅力,給讀者以美妙的藝術享受。同時,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與研究。本文由建安風骨的形成入手,再闡述三曹雖同屬建安風骨的總特色,但由于不同的人生經歷鑄造了詩歌風格上的藝術差異,接著著力從思想內容、情感基調、藝術風格三方面加以闡述。
[關鍵詞] 三曹 建安風骨
一、建安風骨的形成: 漢末建安時期,是漢魏易代之際,社會政治、思想方面的急劇變化,帶來了文學方面的重大變化,使文學出現了嶄新的面貌,劃出了中國文學發展的一個嶄新時期。這一時期,文壇上出現了大量的作家,這一時期的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中被稱為“建安文學”。“三曹”就是這一時期文學創造的主力和代表。建安文學以曹魏集團為中心,主要成績在詩歌。兩漢以來,辭賦獨盛,文人詩沉寂。建安詩人打破這種局面,繼古詩十九首之后,第一次掀起了文人五言詩創作的高潮。他們直承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精神,真實而廣泛地反映了社會現實和人民的苦難,展示了廣闊的時代生活畫面;抒發了作家建功立業的理想壯志的積極進取精神;也流露了人生短促、壯志未酬的悲涼幽怨情緒。“建安文學” 成為我國古代詩歌史上一個新的高峰,詩歌的特點是清峻、通脫、華麗、壯大、慷慨激昂。作品往往意境宏大,筆調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涼的風格,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個性特色。后人把建安詩歌的獨特風格稱為“建安風骨”。三曹風起于上,七子及眾人云從于下,形成了建安文學彬彬大盛的繁榮局面。從此, 建安時代的五言詩涌騰,打破了漢代詩壇四百年沉寂的局面,五言詩從此興盛,七言詩從此初步奠定基礎。它是我國文學史上一個進步的傳統,對后世文學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