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6628
論辛棄疾的詞與愛國主義精神
[摘要]辛棄疾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愛國詩人之一。他出生在國家危難之時,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鑄錠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也造就了辛詞獨特的情感意境,并成為了呼喚時代的最強音。他義無反顧地承擔起恢復中原的歷史重任,這正是他立身報國,建功立業,創一番英雄偉業的重要理念。他懷著對祖國無比熱愛的激情,以詞寫景,描繪祖國的大好河山和美麗的自然景色,留下了一幅幅絢麗多姿的山水畫卷,表達了詞人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由衷禮贊和深深的眷戀之情。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和壯志未酬的痛苦現實,經常煎熬著詞人的心,面對奸位當道的嚴酷現實,辛棄疾仍一無反顧,用他的筆來抒寫對統治者和當權的投降派的強烈批判和諷刺,既抒發了對統治者清談誤國中原不能收復的悲哀,又表達了強烈的愛國熱忱。辛詞這種可貴的愛國主義精神對于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復興有著巨大的教育意義和鼓舞作用。辛棄疾詞所表現的堅定不移的愛國主義精神是我們應該繼承的珍貴遺產。
[關鍵詞]辛棄疾 愛國主義精神 宋詞 辛棄疾是中國文學史上杰出的愛國主義詞人。他的詞以愛國主義為主旋律,既激昂慷慨,又蒼勁悲涼。辛詞處處強烈地表露著對祖國的眷戀之情,建功立業、收復中原的決心,壯志難酬的壓抑之情,在辛棄疾600百多首詞中,處處體現詞人的愛國主義這一高尚情懷。 辛棄疾(1140—1207年)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人。辛棄疾的一生是面對山河破碎、南北分裂的年代,“為祖宗、為社稷、為生民”而夢寐以求抗御外侮、恢復統一的一生。在他出生前十三年,北宋王朝已淪亡在金奴隸主貴族的鐵蹄之下;他出世的第二年,南宋王朝與金國訂立了可恥的“紹興和議”。“和議”劃定東起淮水中流西至大散關為宋金疆界,歲貢金國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宋高宗趙構乞和媚敵竟至于奉表哀告:“既蒙恩造,許備藩國,世世子孫,謹守臣節”……這是一個充滿血淚和恥辱的時代。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