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8000
美與丑的距離 ——試論《巴黎圣母院》的對照原則[提 要]雨果(1802—1885)是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1827年他發表《〈克倫威爾〉序言》,提出浪漫主義文藝美學著名的對照原則。《巴黎圣母院》是雨果運用對照原則創作的藝術典范。本文從四個方面闡述了《巴黎圣母院》對照原則的運用,尤其詳細分析了小說人物形象的對照,并就對照藝術的美學價值進行了探討。指出:雨果的對照原則,與極度的夸張聯系緊密,它區別于一般創作中的對比、烘托的手法,是在破除古典主義的藝術規范的過程中創建起來的新主張,是浪漫主義新文學的重要標志。
[關鍵詞] 美 丑 對照
《巴黎圣母院》描寫了15世紀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在情欲支配下,瘋狂地追逐、殘酷地迫害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達,最后把她送上絞架的故事。這是雨果創作的第一部、也是浪漫主義色彩最濃的長篇小說。作品小說深刻揭露和控訴了天主教會的罪惡和封建暴政的黑暗,突出表達了反封建的主題。同時,《巴黎圣母院》又是雨果浪漫主義藝術對照原則運用得最全面、最奇特、最鮮明、最成功的一部小說。在這部小說中,對照的藝術原則已滲透一切領域,構成了整個作品的基礎。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