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498
探本溯源,辨形明義——從漢字構造談錯別字的避免 摘要:文字是記錄和傳達語言的社會性書寫符號。作為記錄漢語的系統符號,漢字已具有數千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我們提倡使用規范的漢字,但是,在學習生活中書寫錯別字卻是常見。哪怕在教科書上也有這樣的例子。而要避免出現錯別字,就要探本溯源,辨形明義,從根本上避免錯別字的出現。本文從教科書中例字入手,分析了漢字的構字,并列舉了幾個易錯字的含義。
關鍵字:漢字 結構 六書 辨析 我們提倡使用規范的漢字,但是,在學習生活中書寫錯別字卻是常見。哪怕在教科書上也有這樣的例子。 例一 人教版語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八年級下冊,第26課選錄的是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原文第一自然段有一句:“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課文的注釋是這樣的:“[水尤清冽] :水格外清涼。”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